第54部分(第3/4 頁)
拖入林中,挖坑埋了。
張昭容在馬下,先是被李承勳訓斥,之後又見自己辛辛苦苦打來的獵物被人拖走埋了,一時憤怒又不甘,說道:“你……你……我們沒完!”
李承勳見她那樣子,冷笑一聲,對雲陽說道:“我們走吧……”
扔下張昭容和她的那些宮女在後面,先回去皇帝的大帳。
回到大帳,李承勳進去拜見了睿宗皇帝,彙報今日在獵場捕獲了哪些獵物。睿宗皇帝聽後,面露喜色,說道:“帶朕去看看……”
帳外都是李承勳捕獲的獵物,睿宗皇帝一一檢視,然後將那兩頭鹿,一頭賞給李承勳,另一頭吩咐內侍今天中午烹調。
“朕一直以為太子你文弱,卻不知還有這身本事。”睿宗皇帝誇讚道,“若不是那日回紇的思結可汗來長安,與朕說起你的箭法,朕還真的以為太子是手無縛雞之力。”
李承勳低下頭,不好意思的笑笑。
“朕看你近日氣色不錯,看來這驪山湯泉確有養身之效……”睿宗皇帝想了想,又關心的問道:“你的腿好了嗎?”
那次在麟德殿外跪了兩個時辰,李承勳把膝蓋跪傷,連著三日沒有上朝。
“回父皇,已經好了,本來也沒什麼大礙。”
睿宗皇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正在這時,張昭容已經帶著人趕了回來。只見她頭髮凌亂,臉上的泥土還未擦乾淨,見了皇上,便從馬上下來,撲到皇上懷裡“嗚嗚”哭了起來。
皇上見狀,忙關心的問道:“愛妃怎麼了?”
“皇上……臣妾辛辛苦苦打來的一頭熊,被太子給埋了。”張昭容到是直接,一點都不拐彎的就向皇帝告狀。
皇帝聽後皺眉,轉頭看向一旁的李承勳,問道:“太子?”
“回父皇,確有其事。”李承勳面不改色,毫不慌亂的回道,“張昭容所捕的乃是一頭幼熊,田獵禁捕幼崽,兒臣便將那幼熊埋了。”
“臣妾沒聽說過不準捕幼崽,就算真有此事,太子好聲與臣妾說就是。為何,為何要兇臣妾……”張昭容說著說著,又在皇帝懷中哭了起來。
李承勳聲音沉靜的對皇帝說道:“回父皇,兒臣想到擅殺幼崽,恐有禍事,一時心急,才會嚴厲了些。請父皇責罰……”
皇帝自然知道狩獵不捕幼崽,確實是張昭容有錯在先。但皇帝為人心軟,又不忍責罰張昭容,便安慰道:“莫哭了,莫哭了,我們回宮去好不好……”
張昭容聽了,抽泣了幾聲,點點頭。
皇帝便摟著張昭容先回華清宮,讓李承勳善後。
待皇帝與張昭容的車仗走遠後,小高走上前,小聲對李承勳說道:“這個張昭容,真會惡人先告狀。”
李承勳笑了笑,說道:“我到更害怕她不告狀,反而在背地裡耍什麼陰謀。”
……
章九十四
繡嶺是驪山上兩個主要山峰總稱,因山上廣植松柏花卉,狀如錦繡,故名繡嶺,華清宮的山上建築,多在西繡嶺上。
今日睿宗皇帝不知為何,忽然讓李承勳陪自己到西繡嶺上的望京樓去。望京樓與山下的望京門相對,登上即可斜眺長安。
此時正值傍晚,遠處的長安城在落日的餘暉下鍍上一層橘紅色,環繞長安的八水波光粼粼。
皇帝看了一會兒,說道:“你救了張昭容這事,昨日為何不跟朕提起?”
“兒臣以為不是什麼大事,便沒有與父皇說。”李承勳恭敬回道,“請父皇恕罪。”
皇帝聽後,望著遠處的長安,平靜的說道:“朕來華清宮之前,與梁相見了一面。朕與他說,太子的武功謀略皆在朕之上,即便無異心,也讓朕寢食難安。即便知道太子無錯,也總是生出打擊之心……”
李承勳聽了這話,沒有言語,安靜的聽皇帝接著往下說。
“結果梁相與朕說,平常人家出了個有出息的兒子,做父親都會高興地恨不得讓全城的人知道。為什麼太子比朕優秀,朕就會不開心。”皇帝無奈地笑了笑,之後嘆了口氣道:“是啊!太子比朕做的好,朕該高興才是。這天下怎麼能有不喜兒子有出息的爹呢?”
“前些日子有人與朕說廢太子一事,朕也曾考慮過,但齊王莽撞,相王陰鬱,五郎他們又太年幼,都不如你。從替朕監國再到昨日張昭容的事,一件一件想起來,朕覺得你做的真是好,比朕做的好……”皇帝接著道,“朕年紀大了,許多事明明簡單卻想不通,但這兩個月在驪山,卻是想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