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強迫自身將心力再次投入到戰鬥中。
姬發早在先前出得密林時,令人剝下崇應彪所帶兵士的衣衫,此時他讓西岐軍士穿戴一番,然後催促三軍輕裝急行,很快地便插入崇城後方防線,在黑暗中叫開崇城第一道防線大門。
大肆進攻的同時,另一側的姜尚也領著兵士共同出擊,崇城在崇應彪豁出全力死守的情形下艱難躲過一劫,然而卻大傷元氣,連著三日休戰不出。
同月,西岐大軍掘斷崇城水源與糧草,終於在城內百姓的暴亂支援之下攻取崇城。
北伯侯崇侯虎於亂軍中被殺,崇應彪則帶著少量人馬突圍投奔武庚而去。
西岐軍隊入城之後姬昌嚴禁將士擾民,還抽出部分兵力相助百姓修復家園,此舉在極短時間內便贏得民心,從而徹底征服了殷紂最重要的屬國。
第十四章
初春,日暖,雲高。
拂過卷阿的輕風仍是綿綿柔柔,如同細雨般溫和。
姬旦站在臥於軟楊中的姬昌身旁,伏身將掉落一角的毛氈替父親拉上。饒是他動作細微謹慎,上閉目小睡的姬昌仍是睜開了雙眼。
歲月在這位老者體內刻下真實的印跡,如今病痛纏身的西伯侯,已非當年那位馳騁沙場的王侯。
「不知為何,每次來到卷阿,只是見著這裡的草木溪流,便總會讓人心神安定。」
父親這話意思便是:明明有那么多遺憾與不足,也可全然拋下,不作細想吧?
姬旦嗅著清新的空氣,嘴裡嚼著父親這句話在心裡暗自忖想。不知這是否是姬姓一族的偏好,卷阿這地界卻似乎可以給予他們莫名的輕鬆與舒適。
「昨晚,我夢到你大哥。」
姬昌伸手接過愛子遞來的暖茶,在姬旦的服侍下淺淺地啜了一口,他感到姬旦秀麗的眉毛皺了皺。
「傻孩子,你怎么如今還在意那件事?」姬昌緩緩地搖了搖頭,望向不遠處與群臣並立的姬發,眼裡隱隱顯示出欣慰。
姬旦不答,卻從父親眼中讀到許些不安。
「你大哥說他非常寂寞,所以昨天特地前來探我。」姬昌疲倦地閉上眼,再度睜開時雙目竟然神采奕奕,退卻祥和,卻是換了一副神情。
「我滅崇國之後令人修築城牆,接著又將國都遷至澧水西岸的豐,當時朝中上下盡皆反對,亦只有你這孩子支援為父這一決定。」
「臣兒明白父王此番舉止也是為擴充軍力,為繼續東進與殷紂決戰做準備。」姬旦輕聲道,暗自心驚姬昌反常的神采飛揚。
「以你之能,確是遠比姬發適合治理國家。」
「父王多慮了。二哥胸懷寬廣、戰功顯赫,且有濟世救民之心,旦自當全力輔之。」
姬旦話音雖低但語氣堅決,竟似給予姬昌保證一般,讓他不覺微笑。
「你總是這般聰穎,能察人所想,唉。只可惜自古長幼有序。。。。。。」姬昌悠悠地嘆息, 由衷發此感慨。
他最為看重姬發與姬旦二人,若論衝鋒陷陣姬發世所難敵,但論治國之道,姬旦卻遠遠勝其兄。
「亂世之中,只有父王這樣仁慈的君主,與二哥那般的英雄人物才可救萬民於水火,旦之謀不過為輔佐真正的王者罷了。」
姬昌嘆而不語,揮手讓姬旦與姬發靠近身來。
「若要東進伐紂。。。。。。時至而不疑!」
姬昌沉聲對他二人說完,又一眼望著垂眸不語的姬旦,拾身正欲開口,突覺一口氣轉不上胸來,頓時眼前泛黑厥過氣去。
姬旦聽得響動,大驚之下連聲呼醫官前來,但為時已晚,姬昌已然氣盡於此。姬發趕上前來,撫屍放聲大哭。
眾臣皆跪伏於地,泣聲而嚎,霎時遍及卷阿山澗。。。。。。
殷紂二十五年,姬昌去世。
姬發繼承姬昌之位改西岐封號為周,追封姬昌為文王,自封為武王。
同時,姬發重用姜尚為相、姬旦為太宰,在他們的幫助下對外爭取聯合更多諸侯國,不斷擴充兵力,壯大周朝的力量。
武王九年,周王宮偏殿議事廳內松燭明臺高掛,將此地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明亮。
「四哥,你建議將都城由豐遷至鎬,如此以便於邀請各方諸侯於孟津觀兵?你的意思是,我們此時仍不能舉兵伐紂?」廳下正坐的姬姡��痴鵓��豢芍眯諾贗�潘�曳降募У��
「如今天下三分我們已得其二,而我朝文武將官與百姓上下一心,兵精糧足,各方諸侯無不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