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頁)
景泰七年末,北蠻南大王石天狼率六萬大軍,跨過橫林沙帶,浩浩蕩蕩地朝著南齊行進,目標便在於譚雲三州。
石天狼出發後的第五日,譚雲三州中,闖王點兵,然後披上戰甲,留下一萬將士守城,帶著五萬將士,親自出徵,欽點鐵老二為將軍,衛鎮行和端王隨行,諸葛瀧留守譚雲三州。
譚雲三州,土匪組成三萬兵將,李辭又從南齊,調出三萬人,組成了這次出征的隊伍。那三萬人,已經是南齊能夠調出的全部兵馬,是李辭算了整整幾個月算出來的人數。
景泰七年十一月十八日,黃沙溝。
橫林沙帶便是橫亙在北蠻和譚雲三州的那一條沙漠,約一千公里,而黃沙溝則是譚雲三州外圍,唯一一片有水和綠洲的地方,再遠些,則是無邊沙漠了,沒有任何水和綠洲。
闖王軍便駐守在綠洲前,帳篷駐紮在綠洲中,一眼望去,便是漫漫黃沙,有時起風,那些黃沙便會遮住天空,只能看到霧濛濛的一片。
一個男人站在一個凸起的土坡上,往遠處看去。他穿著戰甲,面容清秀,黑髮隨風驃騎,站在凜冽的寒風中,如同一根柱子一般。一個人走到他的身邊,那人也是一身戰甲,面容硬朗,柔聲道:“這裡風大,回帳篷吧。”
趙闖看著遠方,帶著驚歎道:“原來這就是上戰場的感覺。”他的目光轉向防守的兵士,然後道,“我沒想到,這些土匪們,現在回成為一個將士,而且做起來還有模有樣的。”
“每個兵士都是需要磨練的,他們原本都是普通人。”李辭道,“戰場,便是將一粒粒沙子匯成一片沙海的地方。”
“你在戰場上呆了好幾年了。”趙闖道。
“我十四歲便上戰場了,五六年罷了。”李辭道,“茹毛飲血,馬革裹屍,這樣的事,也見慣了。”
“這是譚雲三州的第一道防線,我們要將敵人擋在這條線外,對嗎?”趙闖問道。
黃沙溝距離譚雲三州大約有九十里的距離。九十里,運送糧食並不困難,又有水源和綠洲,這便是李辭選擇此處的原因。
“不能將戰場放在自己的土地上。”李辭道,“若是這裡抵抗不住,便立即後退,死守譚雲三州。待衛鎮遠穩定了李殷那十六城,便可以支援這裡了。”
“北蠻大軍還有多久到呢?”
“大約兩日,六萬人的行軍,沒有那麼快的。不過他們的騎兵……若是騎兵先行,今晚便可以到了。”
趙闖突然覺得有些緊張,他的雙手握成了拳。一時間,兩人都沒有說話,而是看向遠方。
“李辭,你覺得我們能打贏嗎?”趙闖突然問道。
“每一次打戰,我都覺得能贏。”李辭道,聲音裡帶著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們做的一切,不就是為了能贏嗎?”
石天狼選擇的並非騎兵先行,而是整體部隊一起推進。六萬對五萬,但是北蠻是疲憊之師,而且還帶著糧草,所以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
北蠻大軍是兩日後到的,看著那黑壓壓的一片大軍從遠處行來,組成人的海洋,那種壯闊震撼的感覺,是不能用言語來形容的。這些都是石天狼的親兵,也是北蠻皇帝允許他帶出的最大數量。但是這些人,都如同餓狼一般,披著風沙,便是來飲血的。
北蠻大軍駐紮在距離黃沙溝二十里的地方,開始休整。
兩軍遙遙對望著,窺視著、猜測著對方,彷彿兩隻蟄伏的巨狼,都在等待著突然的一擊。李辭行軍,講究的便是出奇制勝,但是第一天晚上,李辭並沒有發起攻擊。
那一晚,趙闖並沒有睡著,而是躺在那層薄薄的鋪蓋上,輾轉反側。他聽到有腳步聲,有人走了進來,將他的被子蓋好。
“早點睡吧。”李辭道。
趙闖睜開眼睛,便看到黑漆漆的一片以及一個黑黑的人影,他又重新閉上了眼睛,陷入了短暫的睡眠中。
第二天一大早,軍營裡便熱鬧了起來。而那一日,則是北蠻與譚雲三州的第一次交鋒,那一天,趙闖見到了傳說中勇猛無雙的北蠻狼王石天狼,趙闖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當衝鋒的號角吹響,隨之而來的是重重的馬蹄聲,腳下的土地都彷彿震顫起來,馬蹄揚起了漫天的風沙,十里之外,皆是一片模糊。隨著另一聲號角聲,所有的騎兵同時停住,組成了一堵人牆,他們都身穿盔甲,頭戴盔帽,臉上面無表情,彷彿無堅不摧。
北蠻的騎兵也停住了,兩堵人牆便這樣對峙著。
單獨一騎從北蠻的人牆中奔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