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銘秋確實不舒服,想著這幾日也趕了不少,休息一天也未嘗不可。可誰知早上天還沒亮,銘秋就接到加急的摺子,說是西北下雨了,百姓們齊呼老天開眼,聖上隆恩。
見銘秋捏著摺子愁眉苦臉的樣子,阿翰又不懂了,久旱逢甘霖難道不是可喜可賀的事麼?可銘秋怎麼跟死了娘一樣。阿翰遞了個軟墊過去想讓銘秋靠靠,可銘秋卻突然站了起來,叫道:“傳令下去,朕要立刻啟程回京,延誤朕之行程者,斬!”
銘秋扶著肚子焦慮不安的徘徊,阿翰趕緊上前去扶,問他道“不是說好休息一天麼?”
“不能休息了,我們得儘快趕回宮裡去,這一路上更不安全了,我不能冒險,我不能再失去孩子了!”
自己的手臂被銘秋抓得生疼,阿翰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卻也跟著銘秋一起緊張了開來。他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了,這樣清晰的想起那個死去的孩子,那小小的溫熱的身體和青紫的臉龐。
聖旨之下,無論文官還是武將,浩浩蕩蕩的一群人,不到一個時辰便集結完畢,銘秋匆匆的登上馬車,大部隊急速的往京城進發了。馬車上,銘秋疲憊靠在阿翰身上,手緊緊的護著肚子。銘秋要急速行進,這馬車行得快了顛簸就更甚了,即使身下鋪了厚厚的棉褥,銘秋那幾近足月的身體還是受不住,整日腹痛連連,更咽不下東西了,阿翰見他這樣,心痛卻也別無辦法,他跟銘秋的想法一樣,孩子不能生在馬車上,決不能!
銘秋被腹痛擾得睡不上一個安生覺,而阿翰更是整日整夜的合不上眼睛。一來銘秋需要照顧,二來只要他一閤眼便會發噩夢,不是夢見死去的那個孩子就是夢到腹中的孩子遭到不測。阿翰最擔心的還是自己會喊出來,他不能讓銘秋知道孩子夭折的真相,他苦苦守了那麼多年,決不能現在讓銘秋知道。
眼見著京城越來越近,這一路又風平浪靜,銘秋想是不是自己多慮了,猶豫著想緩一緩。而就在這時該發生的終於發生了。他們遇襲了。棄了華麗寬敞的大馬車,銘秋阿翰和惜歡換了一輛遮人耳目的小馬車,改道而行。驚擾之下,銘秋動了胎氣,開始陣痛了。
惜歡揉著銘秋生硬的肚子,對他說:“陛下,催產藥不能喝,針灸也不能上,再疼也得忍著,一切都會過去的!”
忍過一波痛,銘秋喘了口氣,道:“這一路上他也不安生,如今不過鬧得大了些,習慣了!”
阿翰用袖子給銘秋抹著冷汗,意外的他並不心痛,自從知道遇襲那刻起,阿翰的心就徹底靜下來了。他把心思從銘秋身上抽了出來,靜靜的張開了個網,全神貫注的感覺著周圍的一切,一旦有不測,他會為了銘秋,為了孩子,犧牲一切。
作者有話要說:這個小包子出生了,文也該結束了。銘秋的包子跟馬車有不解之緣
58、終章 。。。
銘秋頭枕在阿翰的腿上,手被他緊緊的握著,身上雖疼心裡倒踏實。舅舅一直給他揉著腰,酸脹的感覺好了些,銘秋昏昏沉沉有了睡意。惜歡特意給銘秋用了安神的藥,如果現在不睡一下,等到生的時候力氣耗盡就更加兇險了。
銘秋總是疼醒又昏昏沉沉的睡去,迷糊中也不知時間流逝,直到他表哥帶著救兵找到他們。化險為夷之後,銘秋讓馬車的速度降下來,以為這樣能舒服些,可是在陣痛面前,馬車的顛簸又算得了什麼。
隨著陣痛來得越來越密,銘秋睡意全無,只覺得身體一次次的被撐破又被壓碎,之前的豪言壯語顯得是那麼的蒼白,要不是將士們就在馬車外面,他真想大哭大叫,這疼要折磨死他了。又忍過一陣痛,忍無可忍的銘秋問惜歡說:“舅舅,這是還要疼多久?孩子要多久還會出來?”
惜歡一邊給銘秋揉腰一邊說:“我只記得,爹爹那時候疼了三天才把你娘生出來!”
銘秋聞言霎時白了臉,驚道:“朕……朕……疼了多久了?”
惜歡垂下眼瞼,答道:“不足一天!”
銘秋慌了神兒,抓著惜歡的袖子問:“舅舅,這是到哪裡了?”想著還要過兩天這生不如死的日子,銘秋就如墜深淵。
“再往前走就到雲臺山了!”
“那就……哦……呃……”等不及銘秋說完,陣痛就又來了。銘秋覺得五臟六腑都糾結在了一起,孩子在對他拳腳相向,急著要出來。捱過這一波,銘秋身上又是一層薄汗,身子因為脫力而虛弱不已。“就在雲臺山停下吧,到山上的舊居生下孩子!”銘秋撐不住了,只想儘快脫離苦海。
“不!回宮裡,孩子要在宮裡生,不能生在山上!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