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鄭叄立馬就軟了,連忙拱手道歉:“對不住對不住……”
過了一陣,或許是楚蘭姑娘太無聊了,她用修長白淨的手指敲了敲桌子,問:“哎,你今日是不是去子高府上了?”
鄭叄點點頭:“我與楚卿楚瑜兩兄弟一起去的。”
“他府上可還有別人?”
“他表兄段郎也在。”
楚蘭突然來了興致:“你說段郎也在?”
鄭叄點點頭,心想著這楚蘭姑娘莫不是看上了沈諸梁或是他表兄段郎吧?
楚蘭猛地一拍桌子,大笑道:“哈哈哈哈,妙,實在是妙啊!”
鄭叄被這拍桌和大笑嚇了一跳,弱弱問道:“怎麼個妙法?”
“兩個美男子在一塊,當然妙啦。”
鄭叄不懂楚蘭的樂趣,心裡想著他恐怕是老了,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年輕姑娘心裡想的是什麼都搞不清了。他道:“可是……他兩個今日裡好像吵架了。”
“哦?”
“還說了什麼龍陽之類的……”
楚蘭狂笑起來,道:“我就說嘛,這段郎必定對沈諸梁有那麼點意思……”說罷她自娛自樂笑得根本停不下來。
鄭叄不明覺厲,幸好楚卿和楚瑜很快便回來,化解了孤男寡女共坐廳堂的尷尬。
不過這兩兄弟似乎對楚蘭姑娘十分敬重,皆自覺地坐得遠遠的,跟楚蘭隔了有幾丈遠。鄭叄猶豫著不知該不該後退幾步,也像這兩兄弟一樣。還好接下來的時間楚蘭並沒有其他舉動,喝了杯茶就回去歇著了。兩兄弟同時鬆了口氣,去拿桌上的果子吃。
鄭叄正想開口問話,楚蘭突然走了回來,手裡拿著一個首飾盒,正是鄭叄做的那個。
楚蘭問:“鄭先生,我聽楚瑜說,這盒子是你做的?”
鄭叄惶恐答道:“正是在下所做。”
她笑道:“我很喜歡。”
兩兄弟聽了這話眼神怪異,像是聽到了什麼可怕的話,連帶著鄭叄也緊張起來。他結結巴巴道:“姑娘喜歡便好。”
楚蘭走後,楚瑜探著腦袋張望一陣,確定她真的回房,才敢靠上前,給自己倒茶喝。
鄭叄想了想,覺得人家未出閣的閨秀還是少問為妙,便不問了。
到了飯點,楚夫人正要張羅開桌,此時一位年輕公子經過,身著黑色勁裝,劍眉星目,唇若塗丹,腰間配了一把金柄寶刀,威風凜凜。他拱手道:“爹、娘,兄弟們,我要出遠門了。”
說罷將右手提著的小包袱往肩上一扛,一個翻身便不見了蹤影。
鄭叄以為自己花了眼,眨了幾下眼睛。
楚夫人追出門去,怒道:“這個壞丫頭!病剛好就出去惹禍,老爺你也不管管她!”
這下鄭叄才搞明白,原來剛剛的公子就是楚蘭,怪俊的。
楚老爺擺明了要裝糊塗,不想管事,攤手道:“她已經走了呀,我管不了。”
楚家人好像已經習慣了楚蘭說走就走的性子,楚夫人也不過氣了一陣,便坐下等家僕上菜。吃飯時和和睦睦的,像是什麼都沒發生。
作者有話要說: 葉,舊讀 射。漢·劉向《新序·雜事五》:“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後以“葉公好龍”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害怕。
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
這個成語來自葉公政敵後人貶低楚人之後葉公(沈諸梁)的典故,當時漢朝盛行儒家思想,可是葉公是道教思想,所以被說成反面人物。葉公實際上是戰績輝煌、樂善好施的一位歷史人物。
☆、第七回 燕國少年
鄭叄在郢待了好幾日,想想也該回去了,他夷陵的地還要忙活呢。
他向楚家人告別,並讓楚卿不要再跟著他了,可楚卿卻堅持要跟著他上路。鄭叄自從知道楚卿不是無家可歸之人,便勸他留在家裡算了。但楚卿不同意,他始終覺得好男兒志在四方,應該多出去走走,況且他跟鄭叄簽了半年的合同,還沒到期呢。
楚家人也同意楚卿的想法,恰逢楚瑜想出去走走,楚夫人便慷慨拿出二十金,讓鄭叄和楚卿楚瑜兄弟去趙國玩一趟。完了楚瑜自個兒回家,楚卿和鄭叄則返回夷陵。
這可是出國旅遊耶,鄭叄有些小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