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立於兩側,匆匆趕來的燕珩趨前跪拜,九龍臺階上的帝王焦急地詢問戰事的結果。
「王爺服毒身亡,微臣已私自將其安葬在邊關了。」
「無論如何,他畢竟是朕的皇叔,燕珩你快說八王究竟葬於何處,好讓朕派人將他遷葬皇家陵墓。」聞言,皇帝不禁有著些許不悅。
「啟稟陛下,當日微臣隨意擇地安葬王爺,並不記得究竟葬於何處,況且這黃土一掩,加上幾陣狂風,根本無法辨識安葬之地,還請陛下恕臣鹵莽不敬之罪。」
「陛下……」一人步出,正是當朝宰相驚澐,那俊俏的容顏漾起一抹微笑。
「愛卿請講。」
「八王爺叛亂犯上,理當處以極刑,將屍首遊街示眾,以鎮叛上之心……」
不畏皇帝已有怒意,驚澐不怕死地繼續說著:「但是王爺有功於朝廷也是眾所皆知的事,百姓也無不感激其所薦舉的德政,因而懇請陛下召告天下,王爺雖唆使邦國叛亂,但看在其過往有功的份上,辜念其一時為小人所矇蔽,既已自行服毒身亡,便不再予以追究。至於跟隨王爺的舊部屬,也請陛下擇才重用,不僅可收攏其心,同時讓天下百姓明白陛下乃不計前過的明君!」
「就照驚卿你說的做吧!退朝!」皇帝嘆了口氣下令。
百官跪送聖上離開大殿後,也各自離去。
驚澐與燕珩並肩而行,隨口又問著八王爺的安葬之地。
「王爺為國立功無數,怎能讓他死後還要受到侮辱?別說我不願意告訴陛下或是你,只是當時匆匆下葬,也沒多想,我是真的不知確切位置。」
聞言,驚澐淺笑。「王爺一生雖是皇家之人,卻有江湖中人的俠義之氣,王爺都灑脫赴死,驚某若計較世俗繁禮,豈不是汙衊了王爺?我的意思是……將軍若回到西疆,可否帶我到王爺生前鍾愛之地祭上三杯水酒,才是驚某對王爺的一番敬意啊!」
「若有機會……當然!」
不遠處跑來一位小太監,對燕珩拱手。「燕將軍,陛下召您去上林苑伴駕。」
「我這就去,勞煩公公帶路!」
一旁的驚澐拍拍他的肩膀,擠眉弄眼地提醒。「那兩位閒人不知又要玩啥花招了,你自己小心吧!」
*****
上林苑——
穿過幾處殿閣、迴廊,燕珩來到皇宮內的上林苑,苑中植了一排松樹,偃仰俯視神態各異,只覺古樸可愛。但更令人驚奇的是,高人的松樹任其向上延伸,最後用人力將各株樹木的頂端紮成一片頂蓋,形成天然的障蔽,恰好阻去了日曬的炎熱。
燕珩記得先前來時並非如此樣貌,就不知這般巧思是出自何位巧匠之手……
「這園子建得可好?」
一道略沉的聲音自後方傳來,燕珩匆匆回身跪拜。「燕珩拜見殿……娘娘!」
皇后盈盈一笑。「還不習慣嗎?」
「微臣知錯,請主子責罰!」
「起來吧!下回注意就好。」
「謝娘娘……」
「明明我是皇帝,為啥燕珩對你還是比較尊重?還有!再這麼叫錯難保別人不起疑心?」
皇后寵溺地看著兀自不滿的天子陛下。「阿珩跟隨我十多年,會不習慣也是自然,況且……月夜你自己不也常叫錯?」
皇帝冷哼不理那話,自顧自的拉著皇后來到樹亭下方的藤椅,招來宮女送上茶水點心,見燕珩習慣地站在皇后身側,不悅地擺擺手,撤退所有伺候的宮人。
隨即問起八王爺臨死前經過,聽聞之後兩人沉吟不語。
「自求死,勿怨人。」皇后感慨苦。
燕珩默默地站有一旁,知曉這權掌天下的兩人,此刻心底必是萬般情緒。
天下人皆羨皇家之人有權有勢,怎明白光鮮亮麗的外衣下,有著怎樣地一場生存惡鬥?
強者莫不以爭奪九龍寶座為畢生宏志,鎮日汲汲營營只求剷除所有礙事之人;弱者韜光養晦、諸般隱忍,只盼強者互爭,相削其勢後,坐收漁翁之利……最終登上皇位!如此用盡心機,必要時雙手還需沾上敵人的鮮血,而這每一滴鮮血追本溯源,都來自同一個先祖。
那種手刃至親的悲悔與罪惡,豈是平日教誨兄友弟恭、家和事興的尋常百姓人家所能想象?
過了會兒,皇后凝重地嘆了口氣,斟了涼茶分送各人前方,待燕珩惶恐地接下茶杯,突然語氣一轉,彷彿先前的沉重從不存在似的。「老夫人的宅子荒廢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