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蕭偉又從行李箱取出那兩套舊工作服以及金日成像章,告訴樸昌吉:一切都準備好了,現在就看他的了!樸昌吉看了看蕭偉手中物品,靦腆地笑了笑。
剛剛商量完畢,導遊敲門進來,通知他們可以下樓吃飯了。另外,要暫時拿走兩人的護照。蕭偉一愣,問導遊為什麼。導遊向兩人解釋道,在朝鮮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國人,居住在首都是需要獲得批准的,所以大家的護照必須再蓋個章。蕭偉鬆了口氣,將護照遞給導遊,看了看樸昌吉,心中暗想:看來朝鮮還真夠緊的,這次暗訪,難度恐怕要比預想的大。
收拾好東西,兩人下樓到餐廳吃飯。樸昌吉按照蕭偉的意思,在飯桌上就與一旁的服務小姐聊了起來。蕭偉自是一句也聽不懂,只得悶頭吃飯,再加上他也確實餓了。朝鮮一直以飲食精製聞名,不過朝鮮明顯物資緊缺,十二人的飯桌上,翻過來掉過去就是那幾樣菜,不過米飯管夠。
半小時後,兩人回到房間。蕭偉問樸昌吉剛才和那小妞兒唧唧歪歪說什麼呢?樸昌吉告訴他,自己向服務員打聽了李氏家族的情況,不過那女孩顯然不瞭解這方面的事情,甚至連李氏家族的名字都沒聽說過。但她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平壤市中心有一座人民大學習堂,裡面設許多閱覽室,一個閱覽室對應一個科目,對普通老百姓開放。除此以外,每間閱覽室都配備一個答疑室,如果遇到疑問,任何一位讀者都可以進去諮詢。樸昌吉問外國人是否可以到那裡查詢資料或答疑,服務員說她並不清楚。
兩人商量了一陣兒,看來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途徑。不過不方便的是,旅行團一般都是集體行動,如果兩人不跟隨大隊,單獨出去會比較麻煩。而且最重要的,兩人的護照還在導遊那裡。琢磨了一會兒,蕭偉眼珠一轉,已經有了主意。
第二天雖是週日,不過人民大學習堂並不休息。按昨晚商量好的,蕭偉一大早就給導遊去過電話,說樸昌吉受了風寒,今天不能隨團參觀了,而自己也要留下來照顧病人。導遊忙拿了些藥上來,安慰樸昌吉要好好休息。
蕭偉問護照的事兒怎麼樣了,導遊掏出護照,剛要遞給蕭偉,猶豫了一下,又塞回口袋,告訴兩人:既然不隨團出去,護照還是先放在自己這裡吧,在平壤,外國人單獨出去是不方便的。樸昌吉一愣,看了看蕭偉,蕭偉嘿嘿笑了兩聲,沒說什麼,送導遊出屋。開門的時候,蕭偉輕輕拍了拍導遊肩膀,說道:“哥們兒,你說得對,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導遊走後,樸昌吉呆在了那裡。蕭偉依舊嘻嘻哈哈,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工作服,對樸昌吉道:“愣什麼呢,趕緊起床換衣服,你以為你還真病了啊!”
樸昌吉神色沮喪,搖頭道:“沒護照,咱們哪兒也去不了!”蕭偉咧嘴一笑,從口袋摸出兩本護照:“你看這是什麼?”樸昌吉一呆,蕭偉拍了拍他肩膀,笑道:“小哥們兒,學著點兒吧,我這兩下子,少說也有七八鈴功力,來,換衣服!”樸昌吉撓了撓腦袋,不明白蕭偉是怎麼把護照搞到手的。
人民大學習堂離旅行團住的平壤大飯店並不遠,三公里左右。大隊人馬出發後,兩人悄悄溜出了酒店。快步走了半小時,終於站到了平壤市中心這座頗有名氣的建築前。蕭偉抬頭望去,眼前的建築氣勢雄偉,是典型的蘇式結構,門前一排大理石柱子,看著很有點兒像位於北京天安門的人民大會堂。
很幸運,進門時並無人攔阻。蕭偉暗自慶幸,看來朝鮮的管理是外緊內松,根本沒有傳的那麼邪乎,趙穎之所以那麼說,肯定是跟自己抖攢兒呢!
兩人順利找到了和機械製造有關的閱覽室。這裡的資料果然很全,樸昌吉很快查到了制鎖業李氏家族的資料。據資料顯示,朝鮮戰爭以後,李氏繼承人李樸奐被分配到一家翻譯成中文叫“753”的機械製造廠,享受專家級待遇。資料最下面有工廠的地址。
兩人都很興奮,出了大學習堂,一路小跑回到酒店。蕭偉取了那隻盒子,樸昌吉又向服務員詳細問清了地址,在酒店餐廳匆匆吃了點東西,便即動身。
平壤市並沒有出租汽車,兩人坐了幾站地鐵,又倒了三次公共汽車,兩小時後,終於來到李樸奐老人工作的753機械製造廠。樸昌吉朝文流利,按著蕭偉的囑咐,偽裝成李樸奐老人的親戚,很快便從門衛處打聽到老人的住址。
二人繞到工廠後院的專家住宅區,這是一片不小的二層小樓,樓房蓋得寬敞、明亮。蕭偉強忍住心頭的激動,按下了門鈴。房門開啟,是一位頭髮花白、精神矍鑠的老者。樸昌吉簡單向老人說明了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