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集會,制定出一個綱領《十二條款》。這《十二條款》的內容有恢復農民人身自由、解除農奴制的束縛,對地租、勞役進行限制,把貴族霸佔的農村公社的土地收回交給農民,把什一稅用於支付教士的薪水及公共事業,農民自己選舉本地宗教管理人等。
當時,與士瓦本地區起義農民作戰的將領是特魯赫澤斯,他見到農民軍的《十二條款》後,一笑說:“這些條款出來了,就好辦了。他們要求的東西原來也不過是這麼一點點。”於是,特魯赫澤斯派出使者分頭去與六支起義軍談判。在使者出發前,特魯赫澤斯義反覆交待他們:“《十二條款》你們都已知悉。這些條款,你們一條一條去與他們慢慢地談,談他個十天半月都可以,到最後,各條條款你們都可以完全答應下來。同時,要求他們休戰。
我有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人馬就可調齊,你們就說要把談判結果帶回去,讓上級頒行,你們也就能安全離開農民軍所在地。當然,你們在談判期間,還應當注意蒐集農民軍的一些情況,如將領之間有無矛盾,總兵力多少,裝備如何,戰鬥力怎樣等等。這樣,等你們回來後,我好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只須幾次戰鬥,就會把他們全部消滅。”
於是六個談判使者分頭出發,去與六支起義軍首領談判,談來談去,有幾支起義軍頭領同意休戰,有幾支一直不同意休戰。
特魯赫澤斯的使者回去後不幾天,鎮壓起義的大軍就向那些不同意休戰的農民軍殺過來,由於措手不及,被殺得一敗塗地。隨後,特魯赫澤斯又揮軍向同意休戰的幾支農民軍殺去,由於他們沒有準備,[WWW。。COM]也被殺了個落花流水。
到1525 年4 月,士瓦本的農民起義軍失敗了,只有寥寥無幾的零散農民隊伍殘存下來。
在特魯赫澤斯鎮壓士瓦本起義農民之際,在士瓦本以北的弗蘭科尼亞也爆發了農民起義,時間是1525 年3 月末,到4 月份便迅速擴大。
弗蘭科尼亞的起義來勢迅猛,一連燒燬了幾百座城堡和修道院,殺死了一批人們痛恨的大貴族。那裡的封建主們驚惶不安,其中一些善於投機的封建主,表示支援起義,有的還參加了起義隊伍,更多的則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把自己的糧食、武器、馬匹獻給起義軍。沒落的騎士們也成批加入起義軍,不少城市也倒向了起義者。由於這種情況,起義軍雖然人馬眾多,隊伍龐大,但各有想法,各趨其利,顯得很渙散。
當時,起義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希普勒,因出身於貴簇,便主張爭取貴族和市民的力量,對農民利益重視不夠,加之他又任命了騎士貝利辛根為指揮,更引起農民不滿,結果,一部分起義軍分裂出去。
再說鎮壓農民起義軍的特魯赫澤斯,在擊敗士瓦本的農民軍後,便於1525 年4 月調兵北上,去鎮壓弗蘭科尼亞的農民起義。他仍舊採用進行欺騙性談判與各個擊破的故伎,打敗了幾支農民起義軍。1525 年5 月,特魯赫澤斯的大部隊,以騎兵為先導,兼程向海爾布隆逼進,而後,在離海爾布隆不遠的樹林中隱蔽、休息。
特魯赫澤斯嚴密封鎖了通往海爾布隆的各條路,不讓走漏訊息。同時,又派了七八個親信,假裝成農民軍士兵,大搖大擺地向海爾布隆走去,一路上只說“農民軍取得了勝利,把特魯赫澤斯打跑了”。這七八個人進入海爾布隆城後也這麼說,弄得海爾布隆城內的農民軍失去了警惕。
這一天,海爾布隆城內的起義軍正在召開會議,會上起義軍的首領們在討論由希普勒起草的《海爾布隆綱領》,大家議侖紛紛,七嘴八舌,爭執不休。有的說:“為什麼要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不要中央政權也沒有關係!”
有的說:“廢除國內關稅,和我們農民沒有關係,反正我們也不去販賣貨物。”
有的說:“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的內容不錯。”有的說:“不能籠統地講保證騎士從被沒收的教產中分得土地,而只應當是給參加了起義的騎士分土地。”
分歧最大的是關於農民可以用常年租稅二十倍的贖金擺脫封建義務的提法,許多代表認為這條一般農民做不到。吵來吵去,幾個農民代表把桌子一拍,就往會場外面走。
希普勒忙笑著攔住,勸說道:“這個《綱領》提出來,是請大家商量、討論,何必如此激動呢?”這樣,那幾個要離開會場的代表又坐下來,但他們心裡老大的不舒服。討論會一直開到天黑,吃過晚餐又繼續開。
海爾布隆城內的起義軍首領們還在為《綱領》而爭執不休,特魯赫澤斯的部隊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