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響起了嘹亮的號角聲,士兵們拿起武器,叫喊著,奔跑著,迅速投入了戰鬥:他們一鼓作氣,用石塊、長矛,投槍,把後面跟上來的高盧人打了下去,卡庇託林山岡終於得救了。
彩霞映紅天際的時分,曼裡把將士們召集起來,他向大家說起了白鵝的功勳,大家紛紛把糧食、美酒端出來,獻給白鵝,作為對它們的獎賞。白鵝悶下頭只顧吃食,它們不明白飢餓的人們為什麼對它們如此慷慨。
高盧人對卡庇託林山岡繼續圍困,一直圍了七個月,羅馬人也不投降。
儘管他們歷盡了種種磨難,但依然堅守陣地,這樣一來,高盧人倒堅持不下去了,直到北風呼嘯,雪花飄飄的嚴冬來臨的時候,才迫不得已主動要求談判。
這場戰爭終於結束了。
白鵝的叫聲擊退了敵人的進攻,使卡庇託林山岡傲然屹立。為了慶賀白鵝的功勳,每年到了一定的時間,羅馬人總愛抬著白鵝,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他們把白鵝稱為“聖鵝”,不許任何人宰殺,還在中心廣場上豎起白鵝巨大的雕像,以表示對它的敬意。
(木木)
推羅圍攻戰
公元前332 年1 月,地中海東岸一處地方,帳幕連營,人吼馬嘶,日夜喧騰不休。堆積如山的石塊和木頭從附近源源不絕地運來,然後被修築成一條堤壩向大海中伸去。亞歷山大東征中最艱苦卓絕的一次戰役——推羅攻城戰開始了。
“讓我們把戰爭帶給亞洲,把財富帶回希臘。”希臘最著名的雄辯家當初這麼說時,希臘各個城邦都認為這是夢話。因為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鬥得跟烏眼雞似的希臘各個城邦,這時正走向窮途暮路。想不到僅隔數年,馬其頓的國王亞歷山大就率領著浩蕩的大軍踏上了征服亞洲的道路。
馬其頓原本不過是希臘北部一個貧瘠的、默默無聞的蠻邦,腓力二世在位期間,這個王國才開始強盛起來。公元前338 年,腓力二世在喀羅尼亞城下擊敗由一些城邦結成的反馬其頓聯盟,真正確立起他在全希臘的霸主地位。之後,腓力便以“替希臘人報仇”為藉口,倡議並且組織了一支強大軍隊準備討伐波斯。但是,公元前336 年夏天,腓力就被波斯派遣的刺客殺死在他女兒的婚禮上。亞歷山大,腓力的兒子,繼位時剛滿20 歲。波斯皇帝原以為至少能多睡幾天安穩覺,想不到亞歷山大比他英雄的老子更英雄,把波斯帝國的催命的喪鐘敲得那麼急。
亞歷山大受過很好的教育。他的老師是希臘最博學的亞里士多德。15 歲時,亞歷山大就表現出勇敢、倔強和自負的非凡性格。有一次,腓力買來一匹駿馬,性情非常暴烈,沒有一個騎手能馴服它。亞歷山大站在一邊,看到平日那些自命不凡的騎手不是騎不上去,就是騎上去被它三顛兩蹦就摔下來,不禁自言自語說:“不是馴服不了,而是膽量太小啊。”腓力聽了這句話很生氣,斥責說:“你不應該取笑長輩,因為你也沒有辦法馴服它。”亞歷山大卻說:“我能馴服它。”他勇敢地走近駿馬,抓住韁繩,輕輕撫摸拍打它以減少它的敵意,再慢慢把馬頭轉過來望著太陽,因為他知道馬是害怕自己影子的。猛然,亞歷山大踏著馬蹬,縱身一躍上了馬背,那馬又叫又跳,接著如離弦的箭向前奔去,剎那間就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腓力和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得目瞪口呆。沒過多久,亞歷山騎著渾身汗水的駿馬又回到父親眼前。腓力這時抱著亞歷山大說:“我的孩子,我這個王國對你已經太小了,你去開闢新的王國吧!”
亞歷山大做了國王,幾個星期內就平息了因父王猝死而引發的宮廷內爭和希臘其它城邦的蠢蠢欲動,又經過連續兩次驚人的戰役,鞏固了北面和西面的疆界,樹立了他的威信。前前後後只有一年多時間,亞歷山大就銜接上他父王的未竟霸業。公元前334 年春天,亞歷山大已經率領著3 萬名步兵、5000 名騎兵渡過赫勒斯灣海峽。
這一年5 月,亞歷山大的軍隊在普洛海(今馬爾馬拉海)南岸的格拉尼庫斯河畔首戰告捷。之後,為掃清通住中亞的道路,亞歷山大的軍隊橫掃愛琴海東岸,戰無不勝,所向無敵,一年多就完全控制了整個小亞細亞。公元前333 年11 月初,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帶了號稱60 萬的大軍與亞歷山大一決勝負,戰場在敘利亞地區的伊蘇城。結果,剛一接戰,波斯的軍隊就被亞歷山大雷霆萬鈞的凌厲進攻嚇破了膽。你看,亞歷山大在陣中左右馳騁,高聲呼喊著他的將領們和有過戰功計程車兵的名字,幾萬名官兵們從四面八方扯開嗓子向他呼應,沒等波斯軍前列的弓箭手反應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