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1/4 頁)
晗改諶萁�悅藶氳綹妗�
兩個小時以後,譯報員終於送來了重光電報的譯文:蘇聯人已同意開始談判,談判的基礎是恢復哈桑湖衝突前存在的舊邊界。
日本將軍們這才鬆了一口氣。
坂垣沉重地說:“我認為,這是暫時的休戰。”
這一次,日本報紙保持了令人驚訝的緘默,彷彿地球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張鼓峰和哈桑湖,更不用說哈桑湖事件了!
(雪斌)
哈勒欣河畔的較量
哈桑湖畔的慘敗並不能使日本軍閥放棄向北擴張的計劃,他們只是選擇了新的冒險地點。這一次他們選中的是蒙古哈勒欣河地區,那是一片同蘇聯外貝加爾地區接壤的荒無人煙的草原。日本的幾個地形測繪組開向蒙古邊界。關東軍急急忙忙向未來的衝突地點鋪設鐵路,修築公路,修建倉庫、機場、營房,以及其它大規模戰爭所必須的設施。
陸軍次官東條將軍公開宣稱:“我們要把匾額擦洗乾淨!”這句日本諺語大致相當於漢語裡的“重振旗鼓”。
到1939 年,日本許多報紙上都登出了這一邊界地區的地圖,圖中把哈勒欣河地區劃歸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權“滿洲國”。日本人氣勢洶洶,要為他們的奴才向蒙古討還被侵佔的土地。
德國法西斯強佔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地區的行動,更為日本軍閥的戰爭情緒加了溫。日本參謀本部重新提出了進攻蘇聯的大津計劃。作戰部長本莊提出了全套作戰方案。一旦日、蘇戰爭爆發,日軍將首先猛攻哈巴羅夫斯克,把它同濱海地區割裂出去。為此,將動用12 個步兵師、2 個炮兵團、1 個坦克團、2 個騎兵旅、5 個轟炸機大隊。然後用7 個師的兵力,配屬技術部隊、炮兵航空兵和破壞隊,繼續向北推進。北線獲得成功後,西線立即開始行動,任務是向赤塔前進,以便佔領直到貝加爾湖的全部蘇聯領土。同時,日本認為遠東地區遠離蘇聯的政治經濟中心,僅佔領這些地區尚不足以決定戰爭的勝負,所以決定進行毀滅性的戰爭,以便在蘇聯內部造成精神上的打擊。
從1939 年1 月起,日軍不斷在哈勒欣河一帶侵入蒙古邊境。5 月14 日, 300 多名日本騎兵進攻蒙古哨所,追擊撤退的蒙古邊防戰士,一直抵達哈勒欣河東岸,深入蒙古境內達20 公里。日本空軍支援了騎兵的行動。
戰爭已迫在眉睫。
這時,經過700 公里長途徒步跋涉的蘇聯紅軍,也正在接近哈勒欣河地區。他們沿途經過的全是遍佈石頭的草原,沒有遇上一個村落,甚至沒看到一個蒙古包,只偶爾能見到放牧的畜群。糧食、飲水、彈藥、燃料的補給都相當困難。而日本人已經鋪好了直達後方的鐵路。
蘇聯紅軍首先進入戰鬥的是一個摩托機械化混成營。這個營有1200 名戰士,一個榴彈炮連、一個自行火炮連和一個裝甲車連。日軍立刻把它作為摧毀的主要物件,集中幾倍於它的兵力,不斷向它發動攻擊。5 月28 日午夜, 日軍一個步兵團從正面向蘇軍混成營進攻,而騎兵從側翼包抄,企圖形成包圍之勢。混成營擊退了敵人的進攻,但犧牲了70 多位戰士。
幾天以後,日軍又一次實行夜間突襲,以80 輛坦克開道,一路橫衝直撞過來。混成營頑強地抵擋住了日軍坦克的衝擊。次日拂曉,蘇軍裝甲汽車逢對日軍實行了反突擊。瘋狂的日軍騎兵揮舞著馬刀衝上來攻擊裝甲汽車,以為這種精神戰術足以嚇倒紅軍戰士;但他們失算了,成批的日本騎兵橫屍在裝甲汽車前。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中午,損失慘重的日軍不得不退回原陣地。
疲憊不堪的蘇軍也無力乘勝追擊。
戰鬥進入了相持階段。
7 月份,蘇軍指揮部下達了轉入全線防禦的命令。前線部隊開始日以繼夜地構築防禦工事。
這一動向很快被日軍司令部發現。根據偵察部門的報告,蘇軍最多隻能在哈勒欣河衝突地帶集中1。1 萬名步兵和1000 名騎兵,糧食和彈藥要從700公里以外的基地運來,甚至伙房用的柴禾也要用汽車到幾百公里以外去拉;蘇軍的後方又發生了牲畜流行病,使他們獲得肉食品的困難大大增加。。在這種狀況下,蘇軍不要說發動進攻。連防禦都堅持不了多少時間!
相反,日軍的情況則十分有利。到達戰場的日軍步兵已達2.2 萬人,騎兵5000 人;新的部隊仍在源源不斷地從鐵路線上運來,到8 月初,日軍的兵力將達到蘇軍的5 倍以上;日軍的後方供應情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