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大卡”從你身邊飛馳,你能不牢牢記住他?他肯定不是全市最有名、最厲害的混子,但他一定是全市最有型的混子。記得二狗上初中時,美術老師要求用“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作畫,基本上全班同學都是以劉海柱的形象為原型畫出了那個“蓑笠翁”,可見此人在當地百姓心中的印象的確相當深刻。
二狗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見到劉海柱的情景。那時趙紅兵尚未攜高歡私奔,偶爾還帶二狗去看電影,那天看的電影是《南北少林》。
那天二狗去的是市中心的文化影院,文化影院前面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廣場。這個廣場的一個作用就是法院經常來這裡開公審大會,因此,還豎著一根旗杆。這根旗杆就在這個廣場的正中央。
當時市裡比較出名的有四個瘋子和兩個傻子,在兩個傻子中有一個傻子非常有名,他姓白,大家都叫他白傻子。這個傻子什麼都不懂,但是唱歌唱得非常好。他唱歌時的颱風像楊坤,表情像孫楠,穿著像龐龍,嗓音像刀郎。一唱起來中氣十足,從不跑調。白傻子的特點是表演慾特別強,哪裡人多他去哪。20世紀80年代,人的精神生活極度匱乏,18英寸的彩電沒幾家有,而且即使有了也沒幾個臺可看。因此,有了新電影,幾乎全市的人都會去看。白傻子一聽說“彩色寬銀幕武打故事片”——《南北少林》即將在文化影院上映,第一時間就去了那裡“走穴趕場”。那裡真是人山人海,有點現在春運的樣子。上世紀80年代時,咱中國遍地都是彩旗,這個廣場更不例外,廣場內外彩旗飄飄,再配上6幅《南北少林》的宣傳畫和大紅的仿宋體字介紹,真有點節日的氣氛。
“白兄弟,唱一個!”有小混混起鬨。
“唱什麼?”白傻子樂了。
“《霍元甲》!”大家都喜歡聽這歌。
“昏睡百年……”白傻子陶醉地開唱了。
“好!”他的“粉絲”們鼓起掌來。
“國人漸已醒……”白傻子唱得真不錯。
“……豈能讓國土再糟踐踏,這睡獅漸已醒!”二狗從來沒聽過哪個東北人把粵語歌唱得如此標準——正因為白傻子不識字,才不受字幕干擾,只是學著歌裡面的發音。看來,有時候正常人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學起東西來反倒不如傻子。
“好!”掌聲經久不息。
“白兄弟,還會唱什麼?”
“《海燈法師》,範無病那個。”
“這樣吧,你唱得這麼好,乾脆爬旗杆上去唱。你爬旗杆上去唱,下來我給你買三毛錢的瓜子。”幾個小混混存心耍白傻子。
“大哥,真的?”
“真的!”
那天二狗才知道,白傻子不但唱歌不錯,而且爬杆子也不比猴子差!
只見白傻子“刷刷”幾下就爬到了旗杆的頂上,開始唱。一曲唱罷,下面又是掌聲一片。
“大哥,給我買瓜子。”白傻子下來以後,傻了吧唧地跟人家要瓜子。
“誰說給你買瓜子了?我沒說啊。”那幾個小混混開始耍賴了。
“你說的呀。”
“誰聽見了?”
這時那個小混混聽見“啪”的一聲,然後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一陣劇痛——他被人扇了一耳光。站在他面前的,就是劉海柱。
“柱子哥,怎麼了?”小混混被嚇得不輕。
“給白傻子買瓜子去!”劉海柱瘦歸瘦,打人的力氣可不小,這一耳光把小混混扇得眼冒金星。
“我逗白傻子玩呢!”那個小混混說。
“人家本來就傻,你還逗人家!”劉海柱力氣不小,嗓門也夠嚇人的。
“傻子不就是被人逗著玩的嗎?”那個小混混覺得很冤枉。
“操你媽!傻子就不是人 ?'…'傻子就不是爹媽養的?傻子就活該讓你們逗著玩?”劉海柱真是講理。
“柱子哥,我們錯了!”
“麻利點,快點給白傻子買瓜子去,給他買6毛錢的!”劉海柱一聲令下,那個小混混趕緊去給白傻子買了6毛錢的瓜子。
“什麼玩意兒!摳皮子,掛‘馬子’,追瘋子,操傻子。你們這幫小逼崽子還有啥不能幹?再欺負白傻子,我把你們全給剁嘍!”劉海柱人很仗義,絕對是大俠的派頭。
從那天開始,二狗崇拜死了劉海柱,而且後來聽說,劉海柱打架,10次有8次是因為打抱不平。
如果當地歷史上有一個大俠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是劉海柱。
因為他人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