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2/4 頁)
準,基本上第七十四軍現身在哪裡,這場戰役就有了一點凶多吉少的味道,即算勉強打贏,付出的代價也小不了。
從日本統帥部,到“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再到武漢第十一軍司令部,沒有一個不睜大眼睛在盯著第七十四軍,這話絕不誇張。
但是盯不住。
“虎部隊”既有老虎般的勇猛,卻也有類似於江北湯恩伯那樣的機警,日軍偵察機天天在上面繞圈子,都很難發現第七十四軍的蹤跡。唯一的一次,還是第二次武漢會戰期間,託了薛嶽的指揮失誤。
那一仗,第七十四軍損失過半,可是老底子尚在,所以很快就恢復了元氣,並且從此變得更加神秘莫測。
現在好,不用你盯,老虎自己出來了,不過,它一出來就要尋找獵物。
發現第七十四軍正虎視眈眈地瞪著自己的時候,獨混第十七旅團嚇得差點沒從地球蹦火星上去。
心裡落了毛病,那仗哪裡還能打好。這個本來還想去立點功的倒黴旅團一擊即潰,成為會戰中損失最大的一支日軍部隊,一共五個步兵大隊,倒有三個中佐大隊長當場戰死。
老虎出擊,是要尋找獵物
見到這一情景,第十三師團也慌了,一招一式便差了那麼一點意思,被對面的王甲本覷個正著,咔嚓一刀斬一大隊長於馬下。
虎部隊如此可怕,讓此前並未與第七十四軍真正打過照面的橫山勇長了見識。
還看什麼看,有條腿的,都趕快跑吧。
除了藉助第七十四軍這隻猛虎外,陳誠還派空軍協同追擊。
6月11日,鄂西會戰結束。
按日方統計,日軍在會戰中共死傷三千五百多人,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還出現了被中美空軍掃射和轟炸而死傷的人員,並且比例已佔到日軍總傷亡人數的百分之十以上,第十三師團的一個聯隊長就是在撤退時被空軍機槍打成重傷的。
第21章 虎賁萬歲
指揮完鄂西會戰,陳誠又走了,去雲南,經受過一次大戰洗禮的孫連仲正式接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
日本統帥部經過情報分析認為,中國的軍事重點將再次發生變化,各戰區精銳部隊會陸續調往雲南和緬甸邊境,以組織第二次跨國遠征。
這當然不是什麼好訊息。
“中國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依此向第十一軍下達指令,要求該部於秋季開始進攻第六戰區,以牽制中國的兵力調動。
接令後的橫山勇很高興。
鄂西會戰後期,除了從宜昌拖回些船外,整個過程都整得特別場�祝�繞涫淺吠聳庇齙健盎⒉慷印蹦且歡危��詈嶸接攣蚜艘歡親踴穡�睦鏘衩ㄗψ幽庸�謊���幟咽堋�
這回好,難得上面這麼主動,又可以出去扳扳手腕了。
“婆媳”之間
有句話叫做快樂要與人分享,其實這是個病句。
世上快樂能有多少,從呱呱痛哭著墜地,到苦著臉皺著眉離開,自己都沒多少開心的日子,如何還能跟人分一半?
“中國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肯定是這麼想的,因為他如今就很不開心,而這種不開心正是“快樂的橫山勇”賜給他的。
包括第十一軍在內,幾乎每個前線司令官都會埋怨畑俊六和他的“中國派遣軍”司令部低能,任何時候都只知道手裡拽一根繩子,讓你打都打不痛快,以致關內戰事長期處於僵持狀勢。
可這就叫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武漢會戰後,日軍的能量其實已經到臨界點了,就像撐竿跳選手一樣,別看他呼地一下躥那麼高,要想再把最好成績往上挪哪怕一釐一毫都不是簡單的事。
畑俊六不是沒有爭取過,當年之所以極力反對“南下戰略”,就是想集中在華日軍,以達成和岡村、橫山勇等人一樣的“西進戰略”。
然而,提議不是被東條否決了嗎?這以後的日子就越來越難,等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派遣軍”司令官幾乎沒有哪一天不在為無米下鍋而發愁。
這次侵佔常德,完全是日本統帥部壓下來的活,不能不辦,但這樣一來,就必然涉及兵力調配的問題。
由於兵員嚴重不足,日軍大部分師團早已由四聯隊制改為三聯隊制,新編師團都來不及組建,由一個獨混旅團為框架,就匆匆成形了。
以前都說第一〇六和第一〇一師團是日本最弱師團,如今這一概念早就過時,沒有最弱,只有更弱,“獨混式”的新師團真的只能混混,別提進攻了,連坐著守備都很吃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