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著嘴笑:“小姐也被那丫頭把饞蟲勾起來了,吃什麼不好,偏想吃這個。”
楚寧可憐兮兮的點點頭:“快去快去,一會兒我口水都出來了。”
青歌挽挽袖子:“罷了,小姐想吃,奴婢這就去收拾。”
劉媽媽惦著小腳進來時,楚寧正對著各色繡樣做痛苦鬥爭,見她來趕忙招手:“媽媽快來給我看看,我這花樣繡得對不對。”
劉媽媽眯著眼細細看過,咂然一笑:“小姐這針走錯了。”說著詳詳的給楚寧講起針法來。楚寧“極其認真”地聽著,——恩,真乃天書也。
劉婆子講完,楚寧笑道:“還是媽媽懂得多,這些老花樣我和青歌都不曉得呢。”
“小姐這是在說老奴年歲大了吧”,劉婆子自己打趣兒著自己“青歌那丫頭雖是能幹,但到底沒有老奴跟小姐的時間長,要說這繡活還是得數咱們夫人哩,那時在祁縣可是人人皆知的喲。”
楚寧聽劉婆子提到了自己壓根沒見過面的老孃,面上傷感的笑笑,趕緊往正題上扯:“媽媽說的正是呢,我倒要看看媽媽到底是不是年歲大了,媽媽可還記得青歌跟著咱們幾年了?”
劉婆子一錯小腳,微胖的身子扭了一下:
“當然記得,青歌是小姐出嫁半年前才進的府,原來的丫頭珠兒得了急症去了,青歌是她堂妹,頂了進來的。小姐那會子傷心了好一陣兒呢。現今算下來青歌跟著小姐也近兩年的功夫了。小姐說老奴倒記得對不對?”
“對”,楚寧起身挽了劉婆子的手,一臉親暱:“媽媽的記性兒可比我還好呢,若再說自己老了的話我可不依。”
“老奴確是老了”劉媽媽卻略顯傷感,“以前不放心青歌那丫頭,怕時間短她不曉得小姐的性子,現今看這丫頭將小姐一切都打點的妥妥帖帖,小姐也跟她親近,老奴也就放心了。也算不辜負了夫人的恩情。”
——怪不得總覺得劉婆子對青歌有些小情緒,原來根在這兒。
“媽媽”楚寧撒了個嬌“青歌是妥帖,可畢竟不似媽媽周全。再說,衣不如新,人不如舊,我自小由媽媽帶,這十幾年的感情自然更重些呢。”
劉婆子吃了個定心丸,又被帶了個高帽,頓時眉開眼笑:“小姐還想要什麼花樣,老奴都繡出來。”
楚寧無力的一指:“媽媽把覺得好的都繡了吧,我閒了再好好選選。”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 第19章 七房之喜
一進臘月,便離年關不遠了。
燕老爺思量著這應是在通州過的最後一個年了,因此置辦的比往年都隆重細緻。加之歷來節慶期間是各方官員間溝通感情鞏固關係的最佳時機,而今年燕府尤甚。
年前年後燕府均是迎來送往,幾未得了一日閒。
幾房奶奶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一邊要理順房裡的事,一邊還要成日裡幫著丈夫應付禮尚往來,摘對人情世故。此刻能稍加偷閒的反倒是各房裡的小妾們了,不過偷閒的理由卻不那麼好聽--她們是妾室,上不得檯面。
楚寧才不管是因了什麼,她正樂得清靜,冬季本就犯懶,這一個多月來,大部分時候都是吃吃睡睡的。
幾位小姐也沒閒著,女客們來訪的時候,難免會將她們請出來,然後暗地裡將她們放在一塊平頭論足一番。燕夫人有時回禮也會帶上她們長長眼界。
正巧臘月二十二是通州宣撫使龐大人老母六十六大壽。龐家與燕家交情深厚,除了一些貴重的禮品之外,令要未出閣的小姐們親手繡些東西,一則見得兩家感情親近,二則也在各府女眷中露了臉,博個好名。
四小姐燕盈和八小姐燕敏擅長的都是繡活,燕盈的平針繡,燕敏的盤金繡尤其出眾。燕婧耐性差些,便拉著姐姐燕盈一塊兒繡了幅萬壽圖。
之所以要拉著燕盈一起,是因為燕盈繡她在一邊玩就行了,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最後署上自己的名字,如此這便是她和燕盈“共同”完成的繡品了。
這會兒,燕婧便拿著這幅繡好的萬壽圖給燕夫人過目,一早請安的幾房奶奶也都在。
霍小環嘖嘖出聲:“咱們府裡的小姐們真是一個賽著一個,瞧瞧這手藝,怕是千人中也難尋一個。”
沈芳菲笑道:“如今看了四姐和九妹的活計,咱們的以後可都不好拿出手了。”
燕夫人坐在炕上,穿了一件靛青色錦緞雲紋大襖,圍了張墨綠團花大條褥,聞話笑道:“你們可別誇,這兩個可不像敏兒謙和,禁不得人誇的。”
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