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怕也說不清。
主僕倆哀嘆一聲心中忐忑的回了後院,她們前腳剛進門後腳就見燕婧回來了。楚寧上前剛要打招呼,卻見燕婧紅著一張小臉神情有絲恍惚,身後跟著幾個丫頭婆子都離的遠遠。經過楚寧身邊時,燕婧像沒看見一般,徑直回了自己屋子。楚寧見她人回來也就放心了,本來擔心被燕婧看出什麼,這下趕忙不聲不響的先進屋收拾自己了。
奇怪的是第二日起燕婧竟改了性子似的,走路時由雄赳赳氣昂昂轉為低頭嬌羞狀,說話也溫婉了不少,晚飯的時候竟跑到了楚寧這。楚寧覺得她今天這狀態甚是詭異,可燕婧在這她便只有站著的份,當下只好起了身。
燕婧夾起一塊澆了桂花蜂蜜的藕粉海紅糕吃了兩口,皺眉指著桌上的剩餘的問寒丫:“這個是你做的?”
寒丫看了楚寧一眼老老實實的點頭:“是奴婢做的。可是做的不好,不合九小姐胃口?”
燕婧捻起一塊端詳了半晌:“你跟我說說這藕粉海紅糕是怎做的,細細的說。”
寒丫眼睛瞪了瞪,估計不明白一向只管吃的燕婧怎麼關心起點心了做法來了,她想了片刻,清晰的回答:“先將海紅果洗淨去核兒去底,用小火煮約莫兩盞茶的功夫…”
等寒丫說完,燕婧問向貼身丫頭棠兒:“可都記下了?”棠兒點頭:“記下了,小姐。”
楚寧不知燕婧到底要做什麼,笑道:“九小姐若喜歡這藕粉海紅糕,明日讓寒丫多做一份就好,不必如此麻煩的。”
燕婧還真就順著楚寧的話對寒丫吩咐:“你明兒一早給我這送一份,要做的精緻些的。”
楚寧嘆口氣,這姑娘有好幾個丫頭跟著,非支使起自己的來,當真飯也是別人的丫頭做的香麼?
她的疑惑很快有了答案。
這日下午楚寧誦完經便在院子裡聽嫻淑的九小姐彈琴,燕婧彈得是一曲《雲水禪心》:空山鳥語兮,人與白雲兮,潺潺清泉濯我心,譚深魚兒戲,風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
——彼時夕陽西下,琴聲悠悠,佳人窈窕,確有幾分意境。
一曲終了,楚寧正待卯足了勁兒拍爪子,卻有人先她笑道:“姑娘端的好琴藝。”小院裡眾人一看,寺裡的元靜師太正領了一個身穿棕煙色長襦衫的婆子一臉笑意的進院來。
這婆子穿戴的極素淨,面色也是一派和善,楚寧看了眼就確定不是來找自己的,因為自打這二人一進院燕婧的表情便有些不對了。
——更加的大家閨秀起來。
那婆子手裡提著一個竹編的小籃,見了燕婧微微一笑,施了個禮開口說:“姑娘好,老婆子有幸聽到姑娘如此美妙的琴音,當真有耳福了。只是打擾了姑娘雅興,還望莫怪。”
燕婧忙上前幾步臉上竟帶了幾分小女兒的嬌羞,笑道:“看您說的,怎麼會呢?我也是閒來無事,日子久了沒彈,這手都有些生了呢。”
說罷,往這婆子身後看了看:“您怎麼親自來了?可是老夫人有事?”
那婆子笑著遞過手中的竹籃:“姑娘前兩日送的藕粉海紅糕我家老夫人吃的很好呢。前幾日她老人家胃口一直不怎好,姑娘親手做的點心酸甜可口,真幫了老婆子的大忙。我們夫人一個勁兒的贊姑娘心靈手巧呢,這不今兒一早家裡人送了時下的果子,我們夫人便惦記著叫給姑娘送些來。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姑娘不嫌棄就好。”
——這果子並不貴重,只是作為一盤點心的回禮也是足夠的。況且“禮尚往來”,楚寧想這本不在往來送了什麼東西,而在於“往來“二字。
只是…藕粉海紅糕…燕婧做的?楚寧嘆口氣,略帶同情的瞅了寒丫一眼。
燕婧笑得跟朵芙蓉花似的,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一盤點心而已,能入得夫人的口是我的福氣,夫人太客氣了。”話雖如此說,燕婧仍是叫棠兒接了托盤。
那婆子往燕婧身後看了看又笑著說:“姑娘謙虛,時下里像姑娘這等年紀便懂體諒父母,能捱得寺中冷清為家人祈福的已不多見,我們夫人說姑娘這心性難得的很呢。”
燕婧也不知是被誇的還是有些心虛,臉上紅紅的。那婆子又說了幾句客氣話,才轉身去了。
見人一走,楚寧立馬低下頭專注的盯著自己的腳尖,燕婧走過來又恢復了有些趾高氣揚的樣子:“楚姨娘聽見什麼了?”
楚寧茫然起身:“妾身剛剛一直在這回味九小姐的琴聲,什麼也沒聽見呀。”
燕婧冷哼一聲,繞著楚寧轉了兩圈又上下左右打量幾遍,撇著嘴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