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雖不敢說是奶奶身邊最親近之人,但如是奶奶不嫌棄,妾身願前往蘭安寺為奶奶誦經祈福,只盼奶奶與腹中孩子平安順遂。”
葉蓁蓁一聽,立馬也上前兩步:“妾身也十分願意的。”說罷便用帕子掩著輕輕嗽了兩聲。
沈芳菲立即一臉憐惜:“葉姨娘身子不適,還是留在府中吧,沒的在把自己折騰病了。”
葉蓁蓁當下表示十分遺憾,楚寧表示十分心誠,沈芳菲很高興,當次請安以皆大歡喜收場。
這兩日燕瑾不在府中,沈芳菲當然要楚寧速速成行。楚寧簡單的收拾了一下,由於燕佳瑤還在楚寧院裡養著,這次出來楚寧不太放心,便將青歌留下照看著,又細細將劉媽媽叮囑一番,就只帶了寒丫出來。
車子一早走,近黃昏了才到寺中。蘭安寺是個靜修的禪院,偶爾也會有大戶人家裡的女眷來給家人祈福,所以後面專門有院落是留給女眷的,收拾的很是乾淨利落。
——當然,凡事總愛有個美中不足。
楚寧這次出來的美中不足發生在約三四日之後。
那日天色如常,靜安寺一直靜謐的後院卻稍稍熱鬧起來,因為又住進來一位女眷,而且住處與楚寧毗鄰,人也與楚寧相識——九小姐燕婧。
這姑娘不知用什麼法子央了燕夫人,說是她七嫂嫂如今這胎來不得半點馬虎,身為小姑的她也十分關心,很想盡自己的一份力,為嫂嫂祈福。這做法直感動的沈芳菲淚眼婆娑,當下送了燕婧一對鑲寶石的金釵。
燕夫人不知是被她說中了心事還是腦子一時進水,在她央了半日後竟準了。於是這位九小姐便帶了大堆的丫鬟婆子,由陸生帶人護送著來蘭安寺“祈福”了。
白天顛了大半日馬車,燕婧估計也累了,到寺裡隨隨跟楚寧打了個招呼早早就歇下了。
今兒早晨楚寧望見院子裡的一眾丫鬟婆子才想起燕婧就在隔壁。
她看看桌上擺好的早飯笑了笑,寒丫估計又去採露水了。果然,等楚寧洗漱完要用早飯的時候,寒丫一臉興奮的抱了個小口白瓷罐跑了進來。
“小姐小姐,這寺裡有好多好東西呀。有青松的晨露可以收,有大個的秋李子摘,我剛看見竟還有幾株月橘花呢。明兒個我去給小姐採幾枝回來,放在屋子裡養著,可香可香哩!”寒丫兩眼放光的說。
楚寧剛要取笑她兩句,一轉頭見燕婧提了裙襬站在門口。楚寧看她精神還不錯,忙站起來笑著問:“九小姐用過早飯了嗎?可需要寒丫去準備?”
燕婧皺著一張臉,衝寒丫斥道:“我說誰一早就這麼吵,原來是你這丫頭。”說罷她自顧自的在桌邊坐下,捻起一塊紅棗軟糕放進嘴裡,半會子忽又高興起來拍拍手道:“楚姨娘,咱們現在就去佛堂給七嫂嫂誦經祈福吧。”
咦?這姑娘今日怎麼這般積極?難道人家本來就是一顆虔誠心,楚寧想多了才會以為她是藉機出來玩的?
楚寧看著桌上的飯,“這會子還早,前院佛堂裡怕是還沒準備妥當。”
“山裡的鳥兒叫得早,師傅們更是早就起來了,楚姨娘以為她們都似你一樣憊懶麼?”
。。。。。。好吧,楚寧抬頭望房頂,看在太陽公公的份上不與你計較。
不過,從後院到佛堂的一路上楚寧很快就知道了,以這樣走走停停看花看鳥的速度到了前院佛堂確實早已準備停當。
——看來這姑娘是叫自己給她當幌子來的。
果不其然,時間過半的時候,楚寧抬頭朝前方一看,那裡的九小姐已經換成了燕婧身邊的丫頭屏兒。
楚寧垂頭默了一陣,想燕婧應該就是溜出去玩了,她身邊跟著幾個丫頭婆子,況且寺周圍有陸生派的人在應該沒什麼事,便也閉著眼當不知道了。
燕婧倒也還記著有誦經這回事,總算玩了一陣兒在快結束的時候又換了回來,裝模作樣的唸了半盞茶的時間,儘管連她自己都不曉得她唸的是什麼。
如此過了三天,燕小姑娘對楚寧的“沒發現”表示很滿意,早上也不再來催了,反正中間她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溜出去玩。
在第四天誦完經的時候燕婧卻沒有將屏兒換過來。楚寧想了想,還是有些擔心,便問屏兒她家主子去哪了,小搖頭晃著腦袋一問三不知。楚寧只好鬱悶得問寒丫這幾日發現寺裡哪處比較好玩的。她想寒丫按年記比燕婧小兩歲,除去身份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好的東西應該差不多。
寒丫認真一想:“好玩的去處還是有幾個的,咱們後院的東面有一小片白果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