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之眾。自此,田和可以徹底高枕無憂了。只不過,關於右相田賓及其子田域的下落,坊間流言紛飛,有人說早在那日血洗相府中喪生,有人說還潛藏在臨淄,也有人說他們早已逃出齊國,遠走高飛。
周安王十六年,田和羞於他的國君之位並未被大周承認,各諸侯國也無人理睬,欲向周天子討正式封號,因十年前玉佩之事,生怕自己前往討封,若是周安王執意不肯答應,更惹其它諸侯國恥笑,考慮再三,決意找個中間人。
各諸侯國中,魏國雄霸中原,國力鼎盛,國君魏武侯自是上上人選。田和遂派遣能說會道之士,攜帶重禮前往魏國。使臣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說盡好話,魏武侯本就想在各國謀求親魏勢力,進而操控齊國朝政,因此欣然同意。
田和會魏武侯、衛人、楚人於濁澤後,魏武侯派遣能說會道的使者到洛邑,向周天子施加壓力,周安王迫於魏國勢大,不得不冊封田和為齊侯,史稱“田氏代齊”,田和徹底取代姜姓呂氏,正式成為田氏齊國的開國國君,史稱齊太公。
“田氏代齊”後,周天子在諸侯中的威望更低了,這一年,也成為後世史家劃分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分界線。
同年,趙國武侯去世,公子朝是武侯之子,本應子承父業,但讓天下人側目的是,趙國群臣和宗室卻擁立了趙章繼任侯位,史稱趙敬侯。
趙章是再上一任國君烈侯之子,稱已去世的趙武侯為叔父,一直以來,在趙武候及其子趙朝面前表現的胸無大志,放浪形骸,世人給趙章的評價是〃不修德行,而好縱慾,適身體之所安,耳目之所樂〃。如此看來,此人倒著實是善於偽裝的高手。
那趙朝自是不服,引兵作亂,不克,轉而投奔魏國。
趙國的都城中牟,前方是朝歌,東方是湯陰,都是魏國的重要軍事據點,這些年趙國被魏國壓得死死的,徹底擋住了南進中原的道路;西方則是天然屏障太行山,也沒有發展的空間;身後是鄴,使本來就突入魏地的中牟顯得更加突出,更加孤立,魏趙兩國一有軍事行動,中牟首當其衝,根本不適合作為國都。
而邯鄲的西、南、東三面為漳河環繞,西面太行山更是防禦魏國和韓國的天然屏障。趙國君臣上下一合議,決定遷都,往北遷入更易於防守的戰略要塞邯鄲。從此,趙國新都邯鄲,這個美麗又多災多難的城市,註定要在歷史的長河中,展現它獨特的魅力。
魏武侯試圖陰謀操縱趙國朝政,錯誤估計形勢,竟然接納趙朝,並幫助趙朝發兵攻打邯鄲,哪知邯鄲城的防禦工事異常牢固,魏國久攻不克,無功而返。這一年,魏武侯偷雞不著蝕把米,得罪了盟友不說,還為魏國的百年霸業帶來了強大的隱患。
魏兵退卻後,邯鄲城除了緊急修復戰爭中遭毀壞的建築物,自是要舉國歡慶趙敬侯就任新國君。都城邯鄲的第一個春天,就在鮮花與鮮血的歡送下,就在淚水與雨水的洗刷中,悄然離去了。
☆、第六章 為伊指點再來緣(二)
雨後的陽光悠然灑下,護城河波光粼粼,綿遠流長,好似美人腰間的玉帶,在輕柔的長風中越發顯得綽約多姿。趙國的新都邯鄲城,就彷彿是含淚凝睇的美人,帶著淡淡的憂愁,倚立在峰巒迭嶂的太行山脈前。
久戰之後,終於迎來了和平,就如久雨之後,終於迎來了晴天。只是對於那些在戰火中失去親朋的人來說,這抹陽光永遠也照不到他們心底最深處了。
遠方的行人,就象向日葵膜拜陽光一般,從四面八方蜂湧而來。戰爭在人們的期盼中結束了,城門也在人們的期盼中恢復了流通。
一輛破舊的馬車進入邯鄲,車上是一個受傷的男子和一個暈迷不醒的男孩,這樣的裝束,眾人這些天可是看多了,看樣子,也是要入城求醫的。
這對在馬車中化妝成逃難的平民,就是齊國索之不得的右相父子。當晚田和忽然發難,田賓在心腹的掩護下,率著家人從密道潛出府外,好在他這些年一直在暗中提防田和,總算沒有措手不及,一家人密藏在城中的舊宅,平時絕不露面,遇有官兵搜捕,即進入密室躲藏。等到徐揚和舒儀趕到,田賓再暗中聯絡了他的心腹,在城門口四處縱火,舒儀再施迷香,放倒城門守兵,這才出得臨淄城。
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擊退了無數田和派來追殺的刺客,好不容易邯鄲在望,那知遇到魏國攻趙,回太行山之路被切,他們只得在城外的小山村等待,卻不料魏趙停戰後,一隊班師回國的魏兵進村子搶掠,見到男子就殺,見到女子就擄。一番大戰,待得脫身,田氏父子傷上加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