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2/4 頁)
彼時優伶是最底下的行當,便是誰家實在揭不開鍋,情願將女兒送到大戶人家去做丫頭,也不願意將如花似玉的女兒送去學戲。賈家的十二個小戲子都住在薛姨媽家原本的梨香院,有專門的人伺候,可是看著光鮮亮麗,其實細細回想,就算是賈府裡三等的奴僕怕也比她們要高貴些。
這小戲子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纖,嫋嫋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態,雖然王夫人的說話並沒錯,但是拿一個優伶與身世不凡的黛玉想比,黛玉自然會心中有怒氣。
她一想起這些,再看對面的女孩子就多了幾分莫名的戒備:“齡官?你不在京城裡好好待著,準備給貴妃娘娘獻唱,何故跑到此處?”
齡官的臉上泛起了潮紅色,垂著臉道:“二爺……二爺決心到幽州來闖蕩一番事業,齡官願意伴在身邊伺候二爺。”
黛玉心中一動,笑道:“薔哥兒是個能幹的,我哥哥還叫我來恭喜他呢,將來跟在哥哥的身邊,薔哥兒也能學點東西。”
齡官並未察覺到黛玉話裡有話,只是傻傻的附和道:“二爺一聽說禮部的旨意下來,不知道有多高興呢,這不,囑咐我,叫我好好的將東西收拾出來,我們已經看好了院子,等一妥當就搬出去。”
“這麼快?”黛玉故意緊皺眉頭,“按照輩分來說,薔哥兒是我的侄兒,我這個做姑姑的理應好好的照料他,你們出去的這樣匆忙,也不知道能不能找著個合適的宅子。算了,先在西園子住下,等什麼時候打探好了,定下個妥當的園子再說搬家的事兒吧。”
齡官一聽說要“等”,臉上驚慌的神色再也掩不住,忙道:“姑娘,萬萬不可不是,齡官的意思是,宅子是早就尋好了,一點也不匆忙。”
齡官半刻也不願意在西園子再“囚禁”下去了。巴掌大的地兒,還不到梨香院一半。二爺整日往西園子的客房一圈,什麼事兒也幹不了,什麼事兒都要再林家的眼皮子底下進行,就連給京城的賈家送封信也要被檢查來檢查去。
好好的一個爺們兒,愣是差點憋出病來。
好容易將禮部這個旨意等到,齡官幾乎要在門口點三掛炮仗呢。
也因此,一聽到黛玉說挽留的話,齡官想也沒想就將賈薔的底細給交代出去了。
黛玉心中將齡官的話轉了個彎兒,她記得下人們說過,哥哥派了人手在這裡“伺候”賈薔,那麼賈薔要是在最近一段看宅子必定會引起哥哥的注意力,而事實上,護衛們都說西園子安靜的很,只能說明……
宅子是一早就定下來的。
第295章 少女齡官一心向薔
齡官本是姑蘇人士,家中原也小有薄產,日子雖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和和美美,也算是其樂融融,可惜母親遲遲沒有男嗣傍身,父親為了納妾生子,又不願意變賣家產,便狠心的將自己這個長女賣給了人牙子。
那時候齡官尚小,根本不知道做戲子意味著什麼。她和好多同齡的女孩子關在一個大院子裡,媽媽並不叫她們吃飽,說是要好好的餓一餓,窈窕多姿的便扔到秦淮河畔的楚館裡做瘦馬。
齡官等人單看牙婆的臉色就知道,這個什麼“瘦馬”定然不是什麼好的去處。齡官長的甚是出彩,打一開始,牙婆是準備將齡官送到專門的妓所培養的,瘦馬也分三六九等,並不是所有的“瘦馬”都能成功地嫁入富豪之家。有些被挑剩下的“瘦馬”不得不被送入煙花柳巷。在秦淮河畔,“揚邦”歌妓大多是“瘦馬”出身。那些“有幸”被官宦富商、貴公子納為小妾的“瘦馬”,也並不見得從此就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可有一點,那些“養瘦馬”的人口販子,無一不是賺得盆滿缽滿。前朝有位風流才子,撰寫過一本豔史,他曾道,一位一等“瘦馬”能賣得一千五百兩以上的銀子。
如此暴利,便有那些不想花錢,空手套白狼的人牙子走街串巷,專門挑揀那些長得好看,但是家中長輩並不十分看管的孩子,只拿著一些糖果,在街口一引誘,人便來了。這種人也就是俗稱的“柺子”。
齡官就曾在大院子裡見過一個長得嬌嬌小小的女孩子,聽她哭訴的時候才知道,這姑娘是和母親出去遊玩的時候被人給拐的,現如今家在何處,便是永遠也不記得了。
在蘇杭一帶買瘦馬的人多是鹽商,這種人最富有,看管齡官的媽媽正預備請一些舊人,專門教導這些女孩子彈琴吹蕭,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偏巧賈薔南下。
人牙子們的訊息極為靈通,都知道是新貴妃娘娘家買小戲子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