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3/4 頁)
嬤的小孫兒。”
小童子笑盈盈將手中的信封往前一遞:“雍王爺叫小的給林姑娘送封信。”
黛玉一聽是雍王,臉色不大友善。王熙鳳奇道:“送錯了人吧?妹妹快瞧裡面,只怕說的是表弟。”
黛玉在王熙鳳期盼的目光中,無奈的掏出了信箋,微微一愣。
上面百餘字,正是自己難為求婚者的長聯。
王熙鳳認不全幾個字,忙推了推黛玉,叫她為自己解惑。
黛玉向下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小廝笑道:“王爺給小的時,叫小的問林姑娘一句話。”
“什麼話?”
“王爺問姑娘記不記得剛才外面他說的事兒。”
黛玉神色窘迫,越加引得王熙鳳好奇,“林妹妹,王爺說什麼了?”
黛玉抿著嘴不肯說。那小童子不見黛玉答話,好生委屈的囁嚅著:“林姑娘,王爺還有一封信呢。”
黛玉不等王熙鳳明白過來,忙從小童子那裡接過了下一封。
抖開信紙,只見上面工工整整的一手小楷,與前一封信的上聯對仗工整。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黛玉默唸了幾遍,心中複雜的緊。
自己的上聯,乃是去幽州途中,經好幾處風景古蹟,心中有感才寫就而成。金馬山,碧雞山,若非遊覽過當地,絕難知曉。
可雍王怎知道她寫的是什麼?
再者……黛玉懷疑的打量著信箋,雍王的本事不是打仗嘛?也會這樣文筆俱佳?
會不會是請人捉刀?
第415章 混世魔王寶玉生非
王熙鳳滿是好奇的打量著黛玉手中的信箋,見滿滿的都是墨跡,一看就是男子的字型,再加上送林妹妹這個的是雍王,王熙鳳心中怎能不遐想。
“林妹妹,你這個……”王熙鳳一指,黛玉順勢就將信紙團成了個糰子,隨便塞在了袖口中。
王熙鳳一見黛玉面色有異,忙揮手遣退了小童,等屋中無人,王熙鳳才道:“可是王爺給表弟遞了什麼話兒?”
黛玉有些淡淡的、並不十分熱絡的一笑:“幾句不要緊的話。”
王熙鳳若有所思,這才道:“說來,我們爺會請雍王到府上來也著實叫有些意外,你知道,權臣之間不好多走動,若不然,先頭你回京城的時候,我就會派婆子去請安。”
要不是顧忌著聖心,王熙鳳倒是真想去給大太太、二太太打臉。
“鳳姐姐,雍王是新近的權貴,我哥哥根基淺,在朝廷,在士林,都不好與人過分的親近。再者,前一陣子無極殿的比試,鳳姐姐也知曉,雍王雖勝,但到底沒有佔什麼大便宜,我聽我們家管事的說,時至今日,仍有好些武將對我哥哥的敗北感到疑惑和可惜。並非我這個做妹子的就存心偏袒,可在我看來,哥哥是十拿九穩的。雍王會不會是因為這件事兒而心存不滿,刻意裝出與我們家親近的樣子?”
黛玉的一番大道理說出來,倒叫王熙鳳有些懷疑自己的料想。
她正躊躇間,黛玉已經站起了身,準備告辭。臨出門前,卻反身看向王熙鳳。
“鳳姐姐,難道你不曾聽?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黛玉的這一句給王熙鳳留下的觸動是巨大的,等將林家人送走,王熙鳳兀自在臺階上發呆,連閨女什麼時候進了院子都不知道。
王熙鳳吃虧在兩點上,嫁入榮國府的時候,一張得理不饒人的嘴,叫邢夫人和王夫人都厭棄了她。其二,成了燕將軍夫人之後,少識字,不讀書又害了她。
鳳姐兒天生潑辣爽利,自有那哀愁不過是一瞬間的事兒,她一想到丈夫的溫存大度,越發的不想托賴丈夫的後腿,忙與平兒道:“你和管家講,叫她從教儀坊請兩位德高望重的嬤嬤回來。”
教儀坊是京城裡的特殊存在,一聽名字便可知,是專門教化別人禮儀的地方。從宮中出來榮養的老嬤嬤一時間沒了去處,便會到這裡,仗著自己一身的本事,或者是在宮裡摸爬滾打的歷練,開起了授徒的班子。
相傳這教儀坊延續至今已有數百年,最開始是前朝的一位皇后想出的法子。宮中自有定例,絕不會養那些上了年紀幹不動活兒的老宮女,那位皇后又憐惜宮女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