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2/4 頁)
且,事情若真像黛玉猜測的那般,她有必要親自解決這個隱患。
黛玉想到這裡,剛要搖頭,就見雁蓉身後的香卉欲言又止。香卉看見黛玉瞧自己,甚至侷促的低下了頭。
黛玉心中念頭一閃,繼而笑道:“不必麻煩韓管事,這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或許是妙玉師傅另有它意,等我明日親自去櫳翠庵拜會,自然就可知曉。”
黛玉說這話的時候留心觀察了香卉的神情,嘴角輕輕下沉……
傍晚之前,帖子已經全部寫好,黛玉只領著香卉、香珊去了賈母處,賈母正與薛寶琴、鴛鴦等人打牌說話,見是外孫女來,自然高興。
等聽說黛玉是要開詩社,賈母怕外孫女辛勞,先是命璉二奶奶幫著上下打理,又叫鴛鴦送了二十兩銀子去璉二奶奶處。
賈母對黛玉的好確實是發自肺腑,也就是賈寶玉能與黛玉並肩,餘下的探春、惜春,誰能叫賈母這樣疼愛。
別看賈母拉著王夫人,叫二太太認下薛寶琴做乾女兒,可是沒有血緣關係終究是沒有血緣關係,老太太對薛寶琴……喜歡多於疼愛。
黛玉從賈母的上院出來時,已經是黃昏時分,厚厚重重的雲霧盤踞在天空,夕陽只能乘一點點空隙,迸射一條條絳色霞彩,宛如沉沉大海中的游魚,偶然翻滾著金色的鱗光。
地面仍有熱氣的餘溫,黛玉由香卉扶著,香珊陪侍在左後方。緊跟著三人的是賈母院子裡的一個老媽子,手中提拎著紅漆描金食盒……裡面是老太太給黛玉的新鮮大蟠桃。
娘娘的賞賜,闔府上下只那麼幾個,連老太太屋子也有數兒,十個手指頭就能查到盡頭。這果子又大又香,賈母給了黛玉四枚,就已經將食盒擠得滿滿當當,甜絲絲的味道鑽出蓋子的縫隙,直往婆子的鼻孔裡鑽,婆子暗暗的吞了口水。
眾人剛走至蜂腰橋,黛玉卻住了腳下的步子,與香珊笑道:“看我這記性……寶玉是最喜歡吃這個的,往年我的胃易涼,便總將自己的份例送給他。香珊,你和媽媽辛苦一趟,送兩枚果子去怡紅院,我們沿著柳堤往沁芳亭走,你若趕上便來,若是不見我和香卉,就自去回瀟湘館吧。”
香珊見黛玉的眼神分明是往相反的方向瞧,心中會錯了意,自以為得其實,姑娘是迫不及待的要去櫳翠庵。
香珊笑盈盈的欠了身:“姑娘且慢走,我稍後就跟上。”言罷,領著婆子折身去了最近的怡紅院。
黛玉二人款款的往沁芳亭上去,彼時園子裡時常見三三兩兩聚在一處的丫鬟們說笑。賈家的這個園子可不小,上下打理的人沒有數百,七八十也差不多了,光是掃個院子,也要叫小丫頭們辛苦半晌,好容易到了這個時候,各院子的姐姐放她們出來玩耍,大家豈有不樂意的。
小丫鬟們見了黛玉,先是恭恭敬敬的行禮,錯開兩三步,便毫無拘束的跑了起來,笑意飛揚。
眼見著瀟湘館就在前方,香卉心裡突突的不安:“姑娘……你是不是有話問我啊?”
“是嘛?你有話要說?”黛玉問非所答,笑望著眼睛不知道該往哪裡瞄的香卉。
香卉唇角乾巴巴,滴溜溜的大眼睛四處瞧,最遠處的小丫鬟都在幾十丈開外,兩側又是水又是橋,香卉這才放了心說道:“姑娘,我們老家鄉下有一項風俗,叫‘借運勢’。”
“借運勢?”黛玉不由得細細品讀這三個字。
“是,姑娘。這借運勢也就是我們鄉下人的土話,說的是哪個人羨慕人家的運道,可以找師婆幫忙,將你的生辰八字和對方的生辰八字一一寫好,求著師婆在龕壇上唸誦七七四十九天,然後日日攜帶在身上,不斷禱誦。”
黛玉心思轉了好幾轉,妙玉是正兒八經的帶髮修行,她絕不會做這種陰毒的事兒。黛玉也不認為薛寶釵會主動的將她的“好”運勢借給自己。
黛玉沉聲問道:“除了生辰八字,做成此法還需要什麼?”
“就是姑娘看見的那個頭髮,”香卉一針見血的道出了自己揣測的根由,“那一撮頭髮定然是姑娘的,若不然,法術難以成形,我們莊子裡原有位姑姑,生的貌美,被城中的大戶人家聘去做了小妾,這姑姑不甘心屈就正妻之下,於是花了銀子想要促成此方。”
黛玉冷笑:“必定是在後來露出了馬腳。”
香卉對黛玉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姑娘怎麼知道的?”
“你進林府當差的時候才多大?能將這個事兒說的明明白白,可見莊子上知道的人不在少數,甚至你們的爹孃還會拿這個做引子去教導你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