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4/4 頁)
錢的,得是古董才行,這些罐子都不行。”
此時駱天是在村長家,老村長五十多歲了,精神還算不錯,正招呼著大家把罐子收回家去:“好咯好咯,都拿回去吧,別鬧笑話了。”
村民們一鬨而散,駱天笑笑,這鏟地皮也是大海撈針啊,駱天在村長的院子裡轉悠著,眼角突然找到牆上的一幅畫,經過風雨的打磨,他嘴裡喃喃念道:“步輦圖?”
《步輦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作品,內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人藏的事。它是漢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誼的歷史見證。公元640年,即唐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派大相(相當於宰相)祿東贊向大唐求親,第二年到達長安,《步輦圖》構畫的正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
從繪畫藝術角度看,作者的表現技巧已相當純熟。衣紋器物的勾勒墨線圓轉流暢中時帶堅韌,暢而不滑,頓而不滯;主要人物的神情舉止栩栩如生,寫照之間更能曲傳神韻;影象區域性配以暈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皺等處,顯得極具立體感;全卷設色濃重淳淨,大面積紅綠色塊交錯安排,富於韻律感和鮮明的視覺效果。此圖一說為宋摹本,但摹繪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幅上有宋初章友直小篆書有關故事,還錄有唐李道志、李德裕“重灌背”時題記兩行。
不,駱天暗笑自己,真正的步輦圖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大小來說根本不是,可是為什麼自己第一感覺就是步輦圖嗎?駱天估計是被剛才的一堆瓶瓶罐罐給弄昏頭了,好半晌,他才反應過來,牆上這幅畫被籠罩在綠光之下,是一幅古畫無疑,還有上面的數字,都顯示這是一幅唐朝的古畫,風格,對了是風格!
第141章 驚世之作
駱天終於明白過來自己為什麼處一時間就想到了步輦圖了,這是典型的閻立本的畫作!可是這一幅並不是閻立本比較著名的作品,那麼這是一幅並不為人知的新作?!
駱天指著牆上的畫:“村長,這幅畫您是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