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4/4 頁)
的幼女,封號為碧靈公主。當今的皇帝,那都是她的侄子輩。
若依著官方的說法。碧靈公主是因為身有仙緣,這才在芳年二十歲時,駙馬死後,看破紅塵,出家修行,並將全部嫁妝拿來修造了這座白雲堂,又因她身份是金枝玉葉,因此皇宮中后妃若要祈福禮道之類的,都會到這白雲堂來。
漸漸地,後宮中無兒無女的老太妃或是老王妃,便常常效仿碧靈公主,或自願,或被迫,在白雲堂出家為女真,還有些情況類似的侯府女眷也會託身於此,可算得上一處失意女子的收容之所了。
五十多年下來,白雲堂規模日漸擴大,幾乎將西山的白雲山和青松山都佔了去,堂中女冠加上雜役能有近千人,觀主也換了幾任,然而那位開觀的始祖,碧靈大師卻始終是白雲觀的真正主載!
而在京城傳聞中,碧靈大師已是有道仙師,道行玄妙通微,能知過去未來命運之事,就連皇帝大婚娶皇后,也要碧靈大師合過姻緣八字為上吉才成的。
那些京中貴族高門,但凡是真正門第高貴的,合姻緣也要將八字送到白雲堂來,當然了,以碧靈大師身份,除了皇家婚嫁外,其餘人家都是由碧靈大師的徒弟徒孫們來幫著合姻緣的。
碧靈大師年事已高,一年到頭,開壇講經的次數也不過五六次,大約每兩月才會有那麼一回,還時常因碧靈大師身子不適而取消。
姜纓在這裡三四個月,也就聽過一次。
姜纓早早的起了床,收拾好之後便沿著後院的小路來到白雲堂的中院。
這白雲堂佔地頗廣,分前院中院後院和下院。
後院裡住的都是如姜纓這樣的,都是以清修祈福為名,住上一段時日就要走的。
前院數十殿堂,供著道家各位祖師,以供香客上香拜佛,唸經禮唱。
中院則是女道士們日常唸經修行的活動之所。
下院則在青松山,離著其它院子隔著一座山,裡頭都是些男道士,還有白日在白雲堂護衛的侍衛們。
這些侍衛原本是碧靈大師身為公主的私人衛隊。
公主出家後,這些人也跟了來,只把侍衛服換成了道士服而已。
但都不是真正的道士,這幫人仍然吃著皇糧,領著福利,娶妻生子,然後子承父業,接著當披上道士制服的侍衛…
也因了這些假道士們,白雲堂數院千人,香客每日數百,卻能維持井井有序的局面。
中院講經的地方是在一處大殿之內,這大殿中空曠開闊,四面開窗,光線明亮,當中並無祖師神位,而是一溜橡木鋪成的平地,當中間有檀香木製的方臺,高一丈,長寬都是三四丈。
方臺四角鎮著四個小香爐,爐中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