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聽著,呼吸平緩,全部精神都融入到這平緩的音色裡。
終於,林逸在幾天幾夜的昏睡後,他緩緩睜開眼睛,“這……是哪?”
陌生的房間,睜眼第一個入目的竟是一個斗大“佛”字,高懸屋頂,周圍被一圈金色花紋團團圍住。然後順著外圍更是無數的羅漢神像。
“是了,我送普智大師迴天音寺昏倒在門口,想必這裡就是天音寺了。”望著正入眼簾的“佛”字,林逸的回憶如潮水般湧進腦海。坐起身來,轉頭望著窗外,此時剛好是清晨,睡了許久的他,便下床出門看看。
走出紅牆碧瓦的庭院,聽著罄入人心的鐘聲,林逸站在這須彌山天音寺中抬頭望去,大雄寶殿的殿頂金壁輝煌,八道屋脊平分其上,雕作龍首形狀,每一道屋脊飛簷龍首之前,赫然各雕刻著十隻吉祥瑞獸,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而殿下種種雕刻華麗精美,更是遠遠超過了世人想像,非等閒人可以製作。在大雄寶殿之後,兩側,前方,俱是一間連著一間的高聳殿堂,其間或是廣場相接,或是小路蜿蜒相連,有的直接便是連在一起,層層疊疊,大為壯觀。
只是這建築雖然雄偉華麗,也的確令人驚歎不止,但此時此刻,最令林逸驚愕的不是這些,而是這等佛教莊嚴聖地之上,此刻竟是有無數凡人穿梭不停,無數人手持香火,跪拜禮佛,臺階廣場,殿裡殿外,香火鼎盛的難以想像。
偌大的一個天音寺,在天下正道中擁有崇高地位,與青雲門齊名的天音寺,竟如同一個凡間普通寺廟一般,開放給無數世俗百姓燒香拜佛。
林逸從來沒有想到這個,自小在青雲山上長大,他早就習慣了所謂的仙家風範,仙山仙境,原是隻有修道人才能擁有的。在青雲山上,哪裡曾見過一個普通百姓上山來燒香求願過?
就在此刻,白衣僧人向林逸走來,年紀比林逸略大,面板白淨,目光明亮,一身月白袈裟,看上去倒是有幾分英俊。他走向林逸,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合十向林逸行禮道:‘林施主,你醒來了?’
林逸還了一禮,謙虛的說:“大師您好,敢問大師,我昏迷幾天了?”
“哦,不敢,不過,施主叫平僧法善即可,施主你已睡了兩天兩夜了。”
“吖,都兩天兩夜了。”
“哦,對了,法善師兄,貴寺還對百姓開發呀。”
法相對林逸會問這個問題似乎實在意料之中,點了點頭,做了個這邊走的姿勢,然後帶著林逸向大雄寶殿後面走去,邊走邊道:‘其實早先天音寺也和青雲門等門閥一樣,並不對俗世開放,只是我恩師普泓上人接任方丈之後,與另三位師叔一起參悟佛理,發大願心,說道:佛乃眾生之佛,非吾一人之佛耶。於是便決定開山門接納百姓。’
說到這裡,法相停住腳步,回身指向那通向大雄寶殿的無數臺階之路,道:‘你看到那條長長石階了沒有?’
林逸點了點頭,道:‘怎麼?’
法相合十道:‘那是當年一位師叔看到山路陡峭,百姓雖有心禮佛卻有許多身體虛弱者,行動不便,竟不得上山還願,遂用大神通,以一人之力,費十年之功,在原本險峻的山路上硬生生開闢出了這一條佛海坦途,做了此等功德無量的善事。’
林逸不由得肅然起敬,面色也端重了起來,道:‘竟有這樣了不起的前輩,請問他的名號?’
法相看了他一眼,意外的沉默了片刻之後,低聲道:‘那位師叔名號普智。”
林逸的身子一怔,連忙問道:“對了,法善師兄,普智大師,怎麼樣了?”
法相悲痛的說道:“普智大師已圓寂了。”
當林逸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心中也是悲苦極了。
法善說:“罷了,還是讓小僧帶施主去見師尊吧。”
天音寺雖是名門大派,但始終也是佛寺,出家人畢竟需要清淨,所以普泓上人便與幾位師兄弟住在須彌山頂的小寺之內。
法相帶著林逸直接走進最裡面靠著山壁的小院,平實的小院毫無特色,簡簡單單靠著山壁的一間屋子。在法相的指引下,林逸走進屋子,一個老和尚正盤坐屋中背對著門口,手持念珠低首默唸經文。
林逸與法相一同站在屋外,靜等了半柱香的時間,那老和尚才頌完經文,起身轉向林逸雙手合十,微微一拜,“普泓謝過林師侄護送師弟回寺之恩。”
林逸一驚,當先連忙還禮道:“不敢,這是師侄應該做的。”說著,林逸走到普智的遺體前,恭恭敬敬地拜了拜。林逸又轉過身,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