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有人知道真實內情,就連承相葉大人也不知道。
唯一知道內情的乾安帝,在聽到楚何重返朝堂的訊息後,也只是輕輕一嘆。
遊子臨對楚何太過執著,兩年多的時間裡,他蒐集了不少名媛淑女的畫像送到遊子臨面前,遊子臨瞟也不瞟一眼。他甚至派人找尋了好幾個長相與楚何相近的小倌,送到遊子臨的床上,遊子臨也碰也不碰一下。事後也一定會好幾天不理他,不跟他這個父皇說一個字。看兒子兩年之內不曾笑過,雖然從沒缺過一天朝,奏章也看得很及時,卻如同一架失去了生氣的機器。乾安帝一次又一次的後悔:失去心愛之人的苦他也償過,那是無法忍受的劇毒之痛,為什麼又要讓兒子償一次。暗地裡,他也派出暗子尋找楚何的下落,卻只能查到楚何去找過無崖子,之後再也沒有出現。
而今,上天給了他一次反悔的機會,楚何再次出現。自己兒子總算又有了笑容,他想弄走楚何的心也沒了,反倒擔心,楚何會不會在某一天厭倦了宮庭生活,離開遊子臨。
遊子臨一道聖旨,楚何恢復太傅身份,同時加封為御史,考慮到楚府賣掉了,皇上親賜宅子。楚御史新的住宅離皇宮很近,是遊子臨曾經的別院,從這別院,有密道直通東宮。透過密道,遊子臨可以直接到楚何家中,楚何也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宮。到了東宮,那裡會有另一個密道通往遊子臨的御龍殿。
別的御史,都是盯著百官,看哪位大臣貪贓枉法、亂用職權了,就參上一本,而這位新任的楚御史卻別具一格,專門挑皇帝的錯兒,一點也不顧及皇上對他的多番提拔。
從未遲到的皇上早朝遲到半刻鍾,眾臣們哪敢有半分怨言,安安靜靜地等著,只有這位楚御史,當田公公喊完“有事啟奏,無事退朝”之後,他第一個站了出來,當著皇上的面,斥責皇上敗壞朝綱,該罰。
皇上日理萬機,起床遲上半刻鍾是可以理解的。滿朝文武都在為皇上找理由開脫,只有這位楚御史不由分說,認定皇上該罰。爭得難分難之時,皇上怒吼,“夠了!”
文武大臣們都為這位新來的御史捏了一把汗,這個御史讀書讀呆了,還把自己當太傅,把皇上當沒有攻擊力的太子。這下好了,剛上任不到一個月,估計這官位就保不住了,指不定連自己也得被送到天牢。
只是,令人跌破眼鏡的是──御史古怪,皇上也跟著古怪,居然認同御史的指責,自請罰跪午門兩個時辰,驚呆了一干文臣武將。穿著龍袍罰跪午門的皇上,不單是落霖國史上沒見過,放在哪個國家都是不可能看到的。
更詭異的是,據當日值守午門的侍衛們回憶,他們的皇上不僅跪足了兩個時辰,而且臉上還帶著幸福的笑容。到了時候,公公們請皇上起來,皇上仍不肯起來,直到公公們把那位新任的楚御史請來,他說夠了,他們的皇上才肯起來。
類似這樣的事屢見不鮮。就在皇上自請罰跪半個月之後,遊子臨在國祭的典禮上打瞌睡,打翻了蠟燭,御史楚何當進就陰了臉,估計是不想打斷典禮才隱忍不說。第二天朝堂之上,楚何把這件事特意提出,典禮上打瞌睡,對遊家祖宗不敬,更是對落霖國百姓不負責任的表現。弄到最後,由於皇上的一面倒,滿朝文武沒辯得過楚御史,皇上就在滿朝文武的面前被打了二十大板。因為皇上龍臀有損,無法坐下,之後接連七天的早朝,皇上都是站在龍椅前上的。
回到郢都的第三個月,成為太上皇的乾安帝終於按耐不住,叫丁公公等在午門口攔住了下了朝準備回家的楚何。
楚何沒有任何猶豫,跟著丁公公進了後宮。楚何已經想好了,這次無論如何,那怕是丟了官職,惹怒太上皇,他也不要放棄。
兩年多不見,太上皇的頭髮白不了少,樂呵呵的臉讓楚何不禁想到“慈父”這個詞。
不讓楚何跪拜,太上皇扶起楚何,讓他陪自己下棋。
棋盤已經擺好,太上皇自動自發拿了白子,看太上皇沒有要開口說正事的意思,楚何也就拿了黑子在對面坐下,率先落子。
三局下來,楚何兩勝一負,太上皇大笑:“楚何,很傷腦筋吧?想要讓我,又要讓得不著痕跡。”
被看出來了,楚何也就不否認,“是挺辛苦,看來是楚何棋藝不精,逃不過太上皇的法眼。”
太上皇喝了口茶,“那我可不可以理解為,你之所以讓棋,是因為我是遊子臨的父親?而不是因為我是太上皇?”
“是。”楚何點頭,終於要說到正事了,他放下棋子,正襟危坐起來。
太上皇不置可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