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訊息,知道後又將作何反應?
又或者,假如顧雲禮沒有出使,面對李慕維的質子命運,他會阻止……還是贊成
韓越不知道。
他只能確定如果是李慕綿,他會拼命阻止……而顧雲禮……韓越拿不準……
顧雲禮對於李慕維,韓越知道他是極認真的,甚至是有一種說不清的執念蘊含在那愛裡。對從前“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晉國第一才子來說,李慕維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但是,那個永遠笑得風輕雲淡的人,有太深的心機,太大的才華,太多的抱負——而這些,恰恰是下在那感情裡的鴆毒。
也許顧雲禮不在是件好事吧……如此看來。
所謂質子,說的好聽是一國的常駐使節;不好聽,便是命懸一線的蒲草。如果兩國盟約相安無事,質子在他國還算好過些;如果一方劣勢,那質子便是任人踐踏的物件。
而如今,晉魏兩國高低明顯,且嫌隙頗深。
在李慕維答應為質子前,不是沒有想過去了之後將要面對的是什麼。但是為了某些人、某些事,他下了決心。
遠行那日,亦是文武相送,讓李慕維思緒萬千的突然想到了大哥出征的那天,而他現在生死不明。
想起那天夜宴後梧桐小徑時見過的白衣聖師,或者應該叫他梁王陛下更為貼切,那雙鷹隼般銳然的眼睛看向李慕絡時候的危險和玩味,都令李慕維不寒而慄。
收攝心神,向眼前送別的李慕綿和李慕絢微笑。想到韓越平安歸來,並且洗清嫌疑,李慕維禁不住在這離別的時候心中湧起一股暖意,對面色凝重的人道:
“二哥,維兒去了。”
站在車上,晉國的修成君最後望向那幽洞般深遠的重華門,彷彿想要透過那一座座莊嚴的宮室看到芳華殿的蹤跡。
母后,沒有來送他。
恰如他,沒有去送顧雲禮一樣。
☆、第 35 章 苦中作樂
來到魏國不覺已經快十日,因為整日呆在質子府,李慕維只覺得這日子過得漫長無比,倒也相安無事。
只是連讓告知自己最近不要隨意走動,因為太子魏驌最近由於節氣變化,身體又有反覆,信寧君不僅要忙於政事,關注魏晉和梁國的前線情況,還要不定期照拂這位病弱太子,因此不知何時才能召見自己,只讓自己靜候。
聽到這安排,修成君也不便有什麼異議,畢竟自己如今寄人籬下。
閒來無事,只能瞭解瞭解自己未來不知要生活多久的地方。
來到的第一日李慕維便聽那臉色蠟黃、鬍子上還沾有飯粒的老管家說,這裡原來是代國公子年的質子府,去年公子年病逝異鄉,這裡便小半年空著,無人居住。
在說到這李慕維素未蒙面的代國質子時,那老管家昏黃的眼似乎有點黯然,言語閃爍,幾句便代過那命運慼慼之人的過往,似乎對他病逝的細節不想多說;說話時看著眼前修成君的表情裡也透出些奇怪來,彷彿是想告訴些什麼,卻也只是抹一把灰髒的鬍子,領著李慕維走遍這蕭索的院落。
其實這質子府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前前後後的房屋也有七八間,花園柴房等等是一應俱全,看來以前也是個公侯的府邸。
不過由於質子的待遇不可能與公侯相當,銀錢少,那人也便相應的少很多,房屋一半多是空置的了,平時並不啟用,也供應不起,實際住人的也只是四間。
來到以前公子年以前住的正房,推門而入的寒氣讓李慕維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雖然並不害怕所謂幽魂作祟,這死過人的宅子給自己也是無可奈何,但首次踏入那死因撲朔的苦命質子以前住過的地方,李慕維還是心有慼慼的。
因為初春陽光的透入,這陰冷的屋子似乎也多了一絲暖意。微微眯眼,看著四散的灰塵在光束裡亂舞,李慕維只感到一種無著落的空蕩。
用手指抹了抹桌面,並沒有什麼大的灰塵,看來是事前這府邸得了通知,知道又要有人住進來了,便匆匆做了打掃。
回身看了一眼那寥寥的幾個僕從,不算跟著自己前來的明軒和那老管家,便只有五人。
聳聳肩,李慕維繼續觀察這前主人的領地——沒有什麼繁複講究的陳設,一切只是按最常規的來,看著那掛在牆上的十幾幅字畫,署名都是蕭年,看來都是出自這代國質子之手。
望著這些遺作,端正雋秀的感覺,其中畫梅蘭竹菊頗多,想來是個文質彬彬的人物。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