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朔王的心裡,根本沒有他這人存在的必要?
……對嗎?
作家的話:
☆、二、杳川今昔兩相映,為誰歡喜為誰狂(1)
夢裡,尚熙遇見了幼時的朔王。
那時的朔王不是朔王,只是個與諸位王侯兄弟爭奪王位的公子,姓孟,名廣瑜,在直系家族裡排行老麼,年紀最輕,卻最受老朔王寵愛。
當時天下烽煙四起,群雄起而割據,朔國力霸西方,獨成大局。
朔國的東面是鹿鳴山,山勢高聳入雲,越過鹿鳴山則為杳川,杳川乃一亙長大川,水流豐沛,生態富饒,自成格局,不過人煙稀少,又夾在鹿鳴山與沉雀山之間不利通外,故此,杳川一地乏人問津。
沉雀山亦是一大高山,廣而遠長。
是時,朔國以鹿鳴山地利之便,據西側大陸為國土,版面雖大,卻因當地氣候終年乾燥寒冷,不利糧產,人民生活並不富裕。
人民吃不飽,國力自然消退,於是興兵外伐變為朔國常有之事。
老朔王終在一次戰役中負傷敗逃回國,其後雖與他國持續交戰,堪堪保住朔國太平,不料老朔王這番傷勢竟然落下病根,每屆季節交替,全身筋骨便會疼痛欲裂,時常痛得意識不清。
眾公子見老朔王病情時好時壞,加上立世子之事懸而未決,彼此間無不互攻心計。
孟廣瑜便是眾矢之的。
他年紀雖輕卻最得寵,自然被當作一開始開鍘的物件。
其後某日他便在眾位王兄的設計下乘車出遊,翻車死於鹿鳴山巔。
不久,朔國王親政變,老朔王氣急攻心猝死,眾臣擁戴長公子為王,情勢底定。
尚熙還記得,杳川水畔,孟廣瑜的身影特別好看。
夕陽斜斜地照著,在地面描繪孟廣瑜長長的影子,而他面水沉思的表情,令尚熙印象深刻。
那是什麼樣的表情?
尚熙說不出,但他見過,就在他得知自己身負絕症時,他好像也那樣難受過。
但孟廣瑜並沒有生病,他的臉甚至紅潤可人,但在黑白分明的眼睛裡,到底為何出現那般感慨死亡的神色?
他不懂。
也許他不急著懂。
因為他有個奇妙的感覺,好像這輩子他已離不開這位姓孟的同伴。
是不是因為他們都曾有過相同的情緒?
尚熙忘了,只記得有一日,孟廣瑜如此天外飛來一筆:「尚熙,你願不願意陪我一起出去?」
去哪?
尚熙本該問的,但他沒有沒,只是仰著臉,凝視面前唇紅齒白的男孩,半晌之間還不甚明白對方說得什麼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