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的回答。
趙璋拱了拱手,態度恭謹道:“回父皇,兒臣認為忠義伯嫡長孫能力卓群,才華出眾,必能在此次殿試中脫穎而出。”
崇貞皇帝若有所思地哦一聲,對這個名字有幾分印象,放下殿試名單問道:“你說宋暉?”
他頷首道是。
崇貞皇帝讚許地點了點頭,沉吟道:“朕見過他幾次面,滿腹經綸,又不迂腐頑固,頭腦聰慧,確實不錯。”
得到皇帝的誇獎,他彎唇一笑,面露喜色。
另一旁的趙玠垂眸,面無微瀾,聲音平靜:“宋暉雖才能出眾,但性子過於溫和軟弱,做文章可以,做官則未必適合。”他抬頭,迎上崇貞皇帝的視線,不疾不徐道:“兒臣也有一個人想推薦。”
崇貞皇帝問道:“誰?”
他道:“禮部尚書左宗之子左承淮。”
崇貞皇帝微感詫異,這個人他也有印象。江承淮參加了去年的春闈,以最後一名的成績考中貢士。不是因為他才華不好,而是因為他言辭犀利,劍走偏鋒,是個特立獨行之人。當年閱卷的考官是一個循規蹈矩的老頭兒,看不慣他的做派,雖然他的文章說得句句犀利,但是仍舊給他打了一個極低的評語。
趙玠舉薦他,是因為與這個人有過幾面之緣,對他頗為欣賞。左承淮不適合做文章,卻很適合官場,若是由他治理稅賦賑災等案情,必會管理有條不紊。
崇貞皇帝思忖片刻,旋即道:“到時候這兩人的試卷朕親自審閱,再看誰更勝一籌,定會給你們一個公允的答案。”
言訖,他又問了幾個關於稅賦和今年西北災情的問題,兩人各執己見,誰都不讓誰一步。
半個時辰後,崇貞皇帝聽得疲憊,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兩個離去。
趙璋忽然上前道:“兒臣還有一事想說。”
崇貞皇帝手持紫毫宣筆,在殿試名單上標註了兩下,頭也不抬地問:“說。”
他垂眸,緩緩道:“臣剛才所說的宋暉與英國公府的四小姐魏籮自幼定親,若是此次殿試能高中狀元,不知父皇可否為他二人賜婚?”
☆、第069章
趙玠定住腳步,徐徐轉身,不動聲色地看向趙璋。
趙璋恍若未覺,繼續發表己見:“宋暉行將及冠,若是能得到父皇的賜婚,不僅顯得父皇敬賢下士,更能得到忠義伯府一家的忠心,豈不兩全其美……”
他有自己的想法,算盤打得非常精細。如果宋暉能高中狀元,依照忠義伯府和寧貴妃的關係,宋暉定是會站在自己這一邊的。他撮合魏籮和宋暉的親事,宋暉對他心懷感激,定會忠心耿耿地為他效力。再說有了魏籮這一層關係,還愁拿不下英國公府麼?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妙計。
可惜他什麼都算準了,就是沒算到趙玠對魏籮的心思。
他在那兒侃侃而談,趙玠面無表情地聽著。
直到他把話說完,趙玠才不緊不慢地問:“五弟如此關心忠義伯府的親事,是有什麼打算麼?”
趙玠如此直白地點出來,倒讓他微微錯愕,面上一窒,很快恢復如常。趙璋勾起嘴角笑了笑鎮定道:“二哥多慮了,我能有什麼打算?不過是為了父皇的聲譽考慮,隨口一提罷了。”
趙玠慢吞吞地哦一聲,眉峰上揚,整個人的氣勢都變得凌厲起來。他雖未表現出憤怒之意,但是卻給人一種難以形容的壓迫感,“為了父皇的聲譽?我看並非這麼簡單吧,五弟近來與忠義伯走動得勤快,如今還想把英國公府也拉攏進去麼?”他薄唇噙笑,鳳目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光:“若是本王沒記錯,那英國公府的四小姐尚未及笄,五弟未免太操之過急了。”
趙璋臉色變了變,所有的心思都被他猜中,又被毫不留情地說出來,讓他一時啞口無言。
崇貞皇帝的表情變得微妙起來,握著紫毫宣筆的手緊了緊,盯著兩人,目光混沌又犀利。
許久,他問趙璋:“老五,有這回事?”
皇帝最忌諱皇子跟大臣們拉幫結派,私底下密謀朝堂之事。那會讓他有種自己還沒死,自己的兒子就迫不及待要取代他的感覺。是以趙玠和趙璋即便真的拉攏大臣,也從未讓他知道,都是極其隱秘地行事。如今趙玠這麼說,讓他不得不對趙璋多了一分警惕。
趙璋面露驚惶,忙一掀錦袍跪下道:“回父皇,沒有這回事。”
話雖如此,他私下裡跟忠義伯宋柏業聯絡卻是真的。不僅聯絡了,每一次拜訪都登記在一本冊子裡。那本冊子裡記載著所有與他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