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第3/4 頁)
,一大早就被探進室內的陽光照醒了,她到了新環境沒什麼不習慣,興許是昨晚喝了些酒,這一夜睡的很踏實,神清氣爽地起了床。
屋裡有她昨晚睡前讓侍婢打好的清水,直接拿來洗漱,不指望早起有人伺候。一來這不是忘機樓,二來後院還住著兩個嬌小姐,就那麼兩個下人,肯定不夠使喚。
果然,等餘舒換好衣服,在院子裡溜達了一圈,就見那兩個下人在湛雪元和崔芸房裡忙進忙出的。
到了吃早飯的時候,昨晚那個小太監又拎著食盒來了,可是送的早點花樣不少,分量卻不如昨晚的多,足夠餘舒一個人吃的,明顯是沒有算上昨晚那幾個人。
這也是,薛貴妃手底下的人,照顧餘舒那是薛睿的情面,完全沒必要連帶上那幾個小姐公子,不過餘舒很懷疑這裡頭也有那位秋公公昨晚看到湛雪元他們不識相的緣故。
只准備了她一個人的早餐,餘舒就乾脆在房裡吃了,她可沒湛雪元那幼稚的在人前賣弄幾口飯,更不怕別人暗地裡說她開小灶什麼的。
餘舒悠哉悠哉吃罷早飯,到門口叫了一個得閒的侍婢進來,讓她把碗筷拿去清洗,等中午來人送飯再帶走,順便問了一句:
“其他人都吃過早飯了嗎?”
答覆卻有些出乎餘舒意料,那邊幾個人都還餓著肚子。
餘舒疊起帕子擦嘴,瞅瞅外面漸高的日頭,搖頭暗歎——
湛貴人到底是不如貴妃娘娘給力啊。
。。。。。。
辰時二刻,禮部的王大人帶著兩人抬著一口碩大的箱子來找他們,將六個人集合在空蕩的前院。
餘舒看他讓人將箱子開啟,裡面裝著幾件造型不一的銅具,看上去就知道沉重。
“今日先教幾位小先生識器與取器,早前發下的禮制想必你們都熟記了,這六器乃是聖祖爺在時傳下,從。。。。。。。”
王大人講了一大串,主要是說明了他們這六個人在聖祖祭日大典上的任務,就是秉持六器,緊隨聖駕祭拜先祖。
這六件銅器,分別是書、劍、尺、鼎、如意,以及八卦,分別代表著安武帝平定九州,治理天下的文武功德。
他們六人一人取一器正好,不過禮制上有說,女不宜利器,男不宜文弱,所以王大人分配下來,文少安他們三個少年人,就取了劍、鼎、同尺,剩下書、如意、及八卦。
看著剩下的三件銅器,不等王大人安排,湛雪元就先聲奪人:
“我拿如意,芸芸取八卦盤,餘運算元就拿那捲銅書如何?”
崔芸連忙點頭道:“就這樣吧。”
六器當中,若以喻意論高下,自然是以鼎為尊,再來就屬那把如意了,八卦盤想當然是易師們的象徵,她們兩個倒不謙讓,直接挑了好的。
王大人扭臉看看餘舒,見她沒什麼反對的意思,才點點頭,一邊讓身後佐官記錄在冊,一邊告訴他們:
“這六件都是假器,是為讓你們練習使喚,等到了五月初九,才會要你們捧真法器。”
湛雪元和崔芸高高興興地上前捧了銅器,餘舒則是一臉無所謂地撿了那銅書,掂了掂重量,與她想象的差不多,再去看另外兩女手中的如意和八卦,嘴角頓時一勾。
接下來,王大人也不叫他們做別的事情,教過他們基本的捧器手勢之後,就在一旁立起香爐,搬了一張椅子坐在旁邊為他們守時,要他們一字排開,站上一炷香的時間。
幾個年輕人不以為意,面露輕鬆之態,一開始都拿好了把式,站的一個比一個標準,可是不等王大人喝第二杯茶,就有人搖晃起來。
王大人看在眼中,暗皺起眉頭,卻不知這六個人裡,有五個人今早都未進水米。
文少安他們三個少年還好,昨夜留下來蹭了餘舒一頓山珍野味,早上空腹倒還能忍,卻苦了昨晚慪氣沒有吃飯的湛雪元,還有安慰了她一晚上的崔芸。
兩個女孩子昨兒趕了一天的路也沒能吃上飽飯,又因為對餘舒的怨氣,聊了半宿閒話,又乏又餓,再捧上一塊銅疙瘩,能站多大會兒?
何況比起餘舒手裡這卷薄薄的銅書,那件如意和八卦盤可要重的多。
餘舒好整以暇地側目看著站在她左側的湛雪元一臉菜色,額頭冒汗,幸災樂禍地心想:
看似吃虧的人,可不一定就讓人家撿了便宜。
不過多大會兒,湛雪元就扛不住,向前一個趔趄,半蹲下來,手裡的銅器“咚”地一聲掉在地上。
“雪元,”崔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