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部分(第3/4 頁)
旁人;只怕早就蹬腿了。
“大哥說得是;燕子身份特殊;一定要確保萬全才是。”葉菁兒夾了一筷子菜到高遠面前的小碟中;道:”我聽馨兒昨天回來說;這一次你對朝堂的官制改革極大;有些東西簡直是前所未聞;馨兒還跟我說;真是不知道你是怎麼想出來的呢?”
高遠笑了笑;這哪裡是自己想出來的;在自己生活過的那個時代的歷史之上;中央集權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極高的高度;自己只不過隨手拿來一用而已。
君王之下設議事堂;內設七位議政;而議事堂之下;便是掌控實際權力的六部;再加上監察院。議事堂與六部在徵東府時代;便已經開始實際掌控實務。
大漢王朝的官員分為一至九品;而每一個級別又分為正;從兩級;這使得漢國的官員等級一共有十八級;品級針對具體的職務;議事堂議政便為從一品;而六部尚書則為正二品;至最低一級的縣主薄;便是從九品。官員一旦去職;則這個品級便也取消;而與這些品級相對應的待遇;自然也就沒有了。
而除開這些正式的職務品級之外;一旦正式進入大漢王朝為官;按照品級;便可獲得相應的散階;文官的散階有四十二級,以每三年一次的考績作為升降的標準。正一品,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正二品,初授資善大夫,升授資政大夫;從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正三品,初授嘉議大夫,升授通議大夫,加授正議大夫;從三品,初授亞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按次遞降,到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正九品初授將仕郎,升授登仕郎;從九品,初授將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而官員之中;因為有特殊的貢獻者;將會獲得爵位;漢國爵位為位五等;為公;候;伯;子;男五級爵位;這些爵位只是一種榮譽稱號;並沒有實際的權力;一旦犯事;則會被收回。
如果說這些上下分明的官僚體系葉菁兒尚能理解;但高遠在朝堂之上另設一個衙門叫做大議會便著實讓她不理解了。大議會內所有的成員;並不是官員;而是來自漢田控制下的各郡之地;漢國初立;諸事繁雜;這大議會內暫時只設了九十九名大議員;他們雖然不是官員;但漢國對內政策;對外征戰諸多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卻全都需要他們附署方能生效;也就是說;當議事堂拿出一項政策的時候;如果大議會反對;則這項政策便不可能付諸實施。
這些大議會的議員;按照各郡人口的多寡按照一定的比例由本地百姓選出;然後赴薊城上任;任期三年;可連任。
“聽說因為這個大議會;蔣議政與您還大吵了一場;最後還掀了桌子?”葉菁兒笑道;她不太能理解這個大議會的責權;但蔣家權何許人也;高遠一提出來;他便敏銳地察覺到這與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是有牴觸的。”蔣先生很少發怒的。”
“蔣先生當然會發怒;因為這個大議會本來就是用來限制相權的。”高遠微笑道。
“限制相權;為什麼?大哥;你不相信蔣先生?”寧馨也是吃了一驚。
“非也非也!”高遠搖頭道:”蔣先生當然是一心為公;從來不謀私利的一個人;這個大議會也不是為了限制他而設的;而是為了以後。”
“以後?”葉菁兒看了一眼小高興。
“寧馨;你明白這其中的意思嗎?”高遠問道。
“大哥是不是擔心以後會出現君弱臣強的局面;那麼大議會的存在;便可以極大地限制強臣;從而保證君權。”寧馨道。
“也有這個意思在裡面!”高遠笑了笑;”現在僅僅是開始;以後慢慢的;你們就會明白了。”
“可是大哥;蔣先生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啊!”寧馨有些擔憂;”現在議事堂一道命令下去;雷厲風行的便能推行開來;如果以後要經過大議會;如果透過還好;一旦不能透過;豈不是耽誤時日?”
“所以王上有最後的決定權;大議會如果就一項政策連續否定三次;那麼議事堂有權直接將這項政策交由君王最後拍板;但到了這一地步;可就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不管君王作出什麼樣的決定;最終會有一方下臺;要麼是議事堂解散重新任命;要麼便是大議會解釋重選。”高遠將一杯果子酒倒進嘴裡;”所以他們雙方一定會學會互相協作;在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上;不會拼個你死我活的;所以;你擔心的這種情況;我不敢說一定不會出現;但一定會極少出現;而一旦出現了;那可就是漢國政壇的大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