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3/4 頁)
說句老實話,走到今天這一步,是我自己也萬萬沒有想到的。”
“你的前程不止於此!”張守約沉吟了片刻,道:“高遠,你雖然年輕,但眼光卻老辣,你在我的兩個兒子相爭之中,一直很明顯地支援叔寶,你是真的很看好叔寶嗎?”
盯著高遠,張守約的眼神有些奇異,手指一下一下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面,顯然,他的心中另有所思。
“張公,你的意思我明白。這裡,我可以很明白地告訴張公,我對遼西之地,毫無覬覦這意。君寶善政,叔寶武勇。太平盛世,君寶為佳,而混亂年代,叔寶為好,只可惜君寶叔寶二人不能合二為一,否則,將來必然又是一個張公。”高遠坦然地道。
“聽你的意思,這天下大亂將至!”張守約若有所思地道。
“不錯,大亂將至!”高遠肯定地點點頭,“秦人掃平匈奴之後。必然會西出函谷關,楚人抱殘守缺,趙人自顧不遐,我們大燕只想著經略東胡,秦人來時,中原六國合縱之勢難成,這天下,將會亂成一團。即便張公偏居遼西,又如何能自安之若素?”
“所以你支援叔寶?”張守約問道。
高遠笑了笑。“張公,你春秋鼎盛,諸事皆在你掌控之中,君寶叔寶。想必張公日後自有定見,不過依我而言,自然是叔寶為佳,叔寶日後若當政。當與我並肩攜手,若是君寶,則不盡然。”
張守約緩緩搖頭。背向後一靠,臉上疲態盡顯,“我已年過花甲,這兩年來,愈來愈感到力不從心,當年的老帳總是要還的,所以我準備趁著腦子還清醒的時候,再仔細瞧瞧,這一次大燕徵東胡,正好是我看清楚他們二人的機會,不僅是看能力,還要看心性,當到再做決定吧!”
“張公睿智。”高遠在這個問題上也不欲多言。
“你說說,如果我大燕征服了東胡,有沒有可能與秦人一搏,爭一爭這個一統**的機會?我燕人雖然偏居,但秦人卻也窩在西邊,比較起來,我們還要更好一點。”
“沒有可能!”高遠斷然道。
“你為什麼這麼肯定?”張守約奇道。“如果我大燕打下東胡,不要多長時間,只消十年,便能將其消化,而秦人想一統中原,必然要與趙國打個你死我活,這此消彼漲之間,只要我燕人把握住時機,難道還不能亂中取勝麼?”
“張公,我說大燕不是秦人的對手,是取決於雙方的體制。敢問張公,如果現在秦燕發生大戰,朝廷下令,讓您帶上所有遼西精兵出征,您會答應麼?”高遠問道。
張守約一怔,半晌,才緩緩搖頭。
“這就對了!”高遠笑道:“不單是您,我相信大燕所有的郡守們大約都會採取同樣的辦法,儲存實力。可是秦人就不同了,一聲令下,傾國之兵轉眼之間便能集齊,統一的後勤,統一的補給,統一的指揮,這仗還沒打,勝負倒先是分出一二了,說實話,我現在對於趙國的趙牧將軍倒真是高山仰止,敬佩不已,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居然能頂住秦人,將他們封在函谷關外,當真是極其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世人皆將李信與他並稱,其實在我看來,趙牧要強得太多,假如換位處之,說不定趙牧早就將中原打得潰不成軍了。”
張守約沉默半晌,方道:“如果真是這樣,你準備怎麼辦?眼睜睜地看著秦人一統**,將我等都滅之?”
張守約為之奮鬥了一生的便是讓遼西郡變為自己的產業,眼下剛剛得手,但如果秦人打來,則這一切將化為泡影,因為秦人實行的是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根本就不容許像燕國這樣各地郡守自守一方,對燕國朝廷是聽調不聽宣。
“我還想不到這麼遠!”高遠淡淡地一笑,“這倒是張公您這樣的老大人們該想的問題。我現在除了手下的幾千兄弟之外,身無長物,還不用考慮這麼多。”
“假如以後遼東是你的呢?”張守約眉毛一挑。
高遠大笑,“張公,你認為,周淵寧則誠等人會容我擁有遼東?”
張守約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你這是什麼意思?”
“張公!”高遠字斟句酌地道:“征伐東胡,自然是以我和張公的遼西郡為前鋒,朝廷常備軍徵發,集餉,備勤,總得年把工夫,如果我們一切順利的話,他們來時,剛好正是摘桃子的好時機。到時候,他們勢大,我們勢弱,自然是一切他們說了算。”
張守約冷笑,“只怕也不是那麼容易。高遠,如果你擁有遼東,我據遼西,你那嶽夫佔著琅琊,我們三地聯手,必然勢力大張,到時候,倒可待谷而沽,因時而動,你說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