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部分(第3/4 頁)
原大擺宴席,歡迎孫曉與嚴鵬的時候,在騰格里,一員東胡將領站在焦土之上,也在發表著慷慨激昂的演說。
他是宇文部的族長宇文恪,現在則是東胡王朝新鮮出爐的左路軍大將。
索普一統東胡諸族,建立中央集權的王朝的工作終於告一段落,挾擊敗燕國十萬大軍的餘威,再加上血淋淋的屠刀,索普的一統大業進行的比預想的要快了很多,老王在世時清洗了一批,燕軍進攻時,又削弱了一批,真正屬於索普嫡系的,只有阿倫岱的鐵嶺部,不過將克勒三部補充進鐵嶺之後,鐵嶺一族的實力重新恢復到了戰前時代。
宇文恪原本是屬於兩王奪位時的中立部落,不過他轉換風色極快,老王一出手,宇文恪便敏銳地判斷出了是誰在背手操盤,當機立斷,加入到了索普一方,這也是他在索普成王之後,被論功行賞,官致左路軍大將的一大原因。
而現在,索普又將河套平原的指揮權交到了他的手中,也正是對他能力的認可。
河套平原,絕不能落在徵東軍手中。這便是索普的底線,也就是說,宇文恪固守東岸是行不通的,他必須進攻。
第五百八十一章:對峙
宇文恪與燕軍交過鋒,深知與燕人作戰,不怕野戰,不怕正面作戰,就怕燕人龜縮在堅固的城池裡,那就是一個絞肉機,就算最後拿下來,付出的與所收穫的也不能成正比,徵東軍進入河套平原還不久,現在正是趁他們立足未穩的時候,想要擊敗他們,就得趁這個機會,一旦讓徵東軍站穩腳跟,不用猜,他們肯定要駐城,一旦讓他們築成了城,那到時候想要再將他們驅除出去,可就難了。
自己不是索普的嫡系,雖然見風使舵的快,但宇文恪可不相信索普就毫無保留的信任自己,以現在東胡的形式,自己想要保住自己的權位,想要守住宇文部的利益,就得有切切實實的戰功。
那麼,徵東軍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們在河套平原立足未穩,將他們攆出去,替東胡佔住河套,那就是巨大的戰功。
宇文恪帶來了五千騎兵,可這五千騎兵當中,只有二千屬於他宇文部,剩下三千騎兵,則從從各部抽調而出,宇文恪清楚,隨著索普的地位越來越穩,改制一步步深入,部落私兵將會越來越少,最終,他們都會成為東胡王朝的軍隊,也就是東胡王索普計程車兵,而他們原本是這些士兵的主人。
最終,他們這些原本實力雄厚的部落之主,將會成為東胡王朝的文武大臣,毫無實力的文武大臣,生死皆操於索普之手。
可是形式比人強,要麼將來死,要麼現在死。在這兩個選擇當中,宇文恪自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第二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前頭那些血淋淋的例子擺在哪裡呢,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建立功勳,不斷地向上爬。自己這一輩子或許不是索普的對手,但日子長著呢,只要宇文部一直存在著,沒準終有一天,宇文部也能坐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
米蘭達是一代英雄,索普是一代梟雄,但是他們一家子,永遠都會英才輩出麼?
這是不可能的。
城頭變幻大王旗,幾多英明之主辛苦打下的天下。到得最後,還不都是敗在不肖兒孫手中。中原王朝更迭,那就是明證。
宇文家將一直生活在戰戰兢兢當中,但這種戰戰兢兢,也會讓宇文家自強不幸,摧生一個個人才,而索普一系呢,在高位之上坐得久了,自然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便是宇文恪的謀算。他謀的不是這一輩子,而是後面幾輩子的事情。
但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則是如何將剩下的三千東胡鐵騎完全捏合起來,這是索普在整合東胡部落之後。第一次對外用兵,不再以部族為作戰單元,而是抽調多個部族,組成一支軍隊。統一指揮,統一作戰,這也是索普的一次試水。所以,他更不能容忍失敗。
一旦自己失敗,豈不是在說索普的這種組建屬於國家的統一部隊是錯誤的?那個時候,替罪羊可就是自己了。
一想到這種可能,宇文恪就覺得渾身發冷。
他首先得要將這五千騎兵擰成一股繩,那同仇敵愾就是最好的選擇。選擇在這片變成焦土的地方誓師,是他刻意而為,用同袍的鮮血來激起他們的鬥起,東胡各族之間,雖然內鬥從來不斷,但當遇到外敵的時候,還是能一致對外的。
變成焦土的騰格里,沾染了同袍鮮血的土地,還有那一個個密密麻麻隆起的墳包,宇文恪用這些,成功激起了東胡人的怒火,看著嗷嗷直叫著要報仇計程車兵,宇文恪在心裡得意的微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