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3/4 頁)
近,但卻功虧一簣,沒能抓住尚結息的遺憾。
楊晞答應單獨為渾緘請功,這讓渾緘心花怒放。
戰場清理完畢後,楊晞也令全軍暫時休整,準備接下來的戰事。
大非川解決了,接下來他要揮軍攻打烏海、河源及伏俟城,如何這幾個地方的吐蕃人在尚結息勸降信送到後都不願意投降,那只有繼續付諸武力了。(未完待續。。)
第八十一章 江山如此多嬌
(感謝遙控器0120書友的月票!)
………………………………………………………………
楊晞所領的大唐軍隊在大非川休整五天後,繼續往各個攻擊目標開進。'瞰' '書' '粑'
楊晞在重新調整佈署,令渾緘率領一萬人,準備攻擊烏海,劉光庭率一萬五千人,前往河源。
龐忠率三萬精騎,往北而行,準備攻擊伏俟城。
其餘各部也分頭而動,準備離開大非川,圍殲或者逼降青海之北的吐蕃各部。
尚結息已經答應了寫信勸降青海一帶多個地方的吐蕃守軍,但楊晞不可能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尚結息的勸降信上,所有的後續安排必須要按原計劃進行。
此次出征,沒有進攻邏些城的打算,只是對青海用兵。
戰前時候,大多的大唐朝臣,甚至包括皇帝李隆基都沒想到過盡佔青海之地,他們覺得能將吐蕃人擊敗,不讓他們對大唐產生實質性的威脅就夠了。但現在形勢已經這樣,不論是戰前就抱著樂觀態度的楊晞,還是其他將領,他們現在最低的目標就是盡殲青海一帶的吐蕃人,將整個青海納入大唐的治下。甚至有人已經起了攻到邏些城去,滅了吐蕃國的想法。
但楊晞還是挺理智,他清楚沒有足夠的準備,大軍是很難越過後世時候被稱為青藏高原的這片廣袤地帶的。匆忙間率大軍往邏些城方向進發,遭遇意外的話有可能在高原上全軍覆滅。
青海一帶海拔在三千米左右,但往邏些城途中的海拔可大多在四五千米,海拔上升這麼多,對人和馬的考驗是非常大的。即使要攻滅吐蕃國,也要待將士們在青海一帶適應了高原地勢後才可進行。
只要將青海及安西的吐蕃軍隊全部殲滅,吐蕃帝國就像被砍掉利爪的老虎,差不多任人宰割了。
尚結息在吐蕃諸部落中還是挺有威望的。他被俘後所寫的勸降信被送出後,馬上就收到了效果,駐守烏海的吐蕃人投降了。
鎮守吐蕃的人馬是尚結息的二兒子吐魯贊所領,他在知道自己的父親還有兩位兄弟都成了唐軍的階下囚後,如何還有心思抵抗,馬上就響應了尚結息的號召,放下武器投降了。
不過鎮守河源的吐蕃人卻是不願意投降,但最終被渾緘和劉光庭兩部人馬合兵擊敗,其統軍的垡本被擊斃,其部大部投降。少部被殲。
在大非川戰役結束後的半個月左右,龐忠率部輕取伏俟城。已經收到尚結息的勸降信,但在猶豫著要不要投降的守將,在龐忠部的威武大將軍炮轟了幾次後,受到驚嚇之後馬上做出了決定,開啟城門投降。這個原本屬於吐谷渾國都的地方,自貞觀九年被李靖攻佔過以後,再次被大唐軍隊佔領。
伏矣城是扼守青海西側與西域一帶的門戶,伏俟城落入大唐軍隊之手了。那青海北岸的那些要塞中據守的吐蕃人差不多也成民甕中之鱉了。在尚結息的勸降下,大部守軍都放下武器投降了,少部分不願意投降的,也在大唐軍隊的猛烈進攻下被攻破了。
原本吐蕃軍隊的戰鬥力還算不錯。但現在的吐蕃殘部差不多成了驚弓之鳥,再加上尚結息這位吐蕃大論的勸降,如何還有鬥志,即使鎮軍之將不願意投降。但沒有鬥志的軍士如何能抗的住裝備了大量火器的大唐軍隊的攻擊,很快就被攻破了。
也就在大唐軍隊進入青海後的兩個半月後,整個青海的吐蕃人差不多都被我大唐軍隊消滅了。原本駐守著吐蕃軍隊的工事或者城堡內。駐進了大唐軍隊,在美麗的青海湖畔巡邏的,也是威風凜凜的大唐軍隊。
吐蕃人青海的潰敗直接影響了安西駐軍計程車氣。
青海之戰比安西之戰早上一個月左右發生,這時候青海吐蕃人全線潰敗,吐蕃軍隊潰敗及大論尚結息被俘並馬上歸降大唐的訊息已經傳到了安西的吐蕃人耳中。隨後尚結息的勸降信也送到了領軍的吐蕃垈本案前,惴惴不安的吐蕃軍隊如何能抵擋住士氣大盛的、郭子儀所領的大唐軍隊的攻擊,全線潰敗往邏些城方向潰逃。幾戰下來,原本駐防在安西的近十萬吐蕃軍隊,最終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