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崇榮問過好幾次,衛昭都是打哈哈把話帶過去,從不告訴他自己的身體狀況。衛崇榮無奈,只得暗地裡仔細觀察,好在衛昭的臉色看著,比前些日子是好看了不少,讓人心下稍安。
衛昭瞥了衛崇榮一眼,端起藥碗一飲而盡,繼而問他:“榮兒,你是不是覺得先生講課沒意思,所以才不愛聽?”不喜歡不要緊,總得有個原因啊。
衛崇榮抿唇,一時間卻不說話。的確,他一直覺得讀書很沒意思,可這不是先生的問題,而是他接觸中原文化的時間,實在是有些偏遲了,認同感不足。
扶余迄今沒有文字,前世的衛崇榮在扶余生活了十年,初到渝京的時候不要說認字,根本就是漢話都不會說,跟人交流也很困難,還鬧出了不少笑話。
學說話比較簡單,周圍人都是講的漢話,衛崇榮聽得多了,慢慢也就會說了,雖然腔調有些古怪,還被衛陽嘲笑過。
學認字就麻煩了,衛夙見都不想見到衛崇榮,哪裡還會記得安排他去讀書,要不是跟著衛陽和君華在宮學旁聽了兩年,說不定他一直不識字都有可能。
衛崇榮從未學過百家經典,也不認為自己學了能派上用場。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旁人讀書習武,都是奔著前程去的,可他呢,學來能有什麼用。
衛家並不禁止皇子皇孫入朝,前提是你有足夠的才能和忠誠。無論文武,是否有才都是極好判斷的,可是忠誠,那就只有坐在龍椅上的那位說了算了。
衛崇榮是赫連濯的兒子,而赫連濯,他是扶余的大君,不管衛昭承認與否,這個標籤都是貼在衛崇榮身上的,撕也撕不掉。
無論是如今的衛夙,還是日後的衛明和衛萱,衛崇榮都不認為,他們會給自己大展宏圖的機會,看在衛昭的面子上,保他一生榮華富貴,就算是很厚道了。再則說,他也沒有衛昭那樣的抱負,只要衛昭好好的,一生順遂,他對前程仕途,並無期待。
有著這樣的想法,衛崇榮讀書能用心才怪,肯定是得過且過,可他不敢說出來,只得裝傻道:“爹爹,不是先生講得不好,而是我不明白,那些東西學了有什麼用?”
衛昭沒想到兒子會問出這樣的問題,稍微愣了愣,隨即笑問道:“榮兒,你知道麼?我以前也問過皇兄這個問題……”
“哦?”衛崇榮驚訝地應了聲,接著問道:“伯父怎麼跟你說的?”原來,不愛讀書的,不止他一個人。
衛昭笑而不答,見衛崇榮不高興地鼓起了臉,才抱起他說道:“爹爹帶你去博望苑,你親自去問伯父豈不更好?”
衛崇榮想了想,歪著腦袋問道:“三哥會不會在博望苑,要是他在的話,我就不去了。”
衛昭笑著搖頭:“茂兒在宮學讀書,沒空出來的。”見衛崇榮面上一喜,又逗他道:“榮兒不喜歡茂兒?還是怕了他?”
“我不喜歡他,不過也不怕他。”衛崇榮說著把腦袋埋在衛昭肩上,小聲道:“三哥不喜歡我和爹爹,如果他說了爹爹的壞話,我會忍不住想打他,但是伯父對我們很好,大哥和姐姐也很好,我把三哥打了,爹爹在伯父面前會很為難的,所以我還是不要見到三哥比較好。”
衛昭聞言怔住,半晌不語。他和衛明兄友弟恭、親密無間,卻沒有辦法保證,他們的兒子,也有同樣深厚的情誼。
翌日,衛昭帶著衛崇榮來到位於城南的博望苑。果然,衛萱等人都不在,衛明看到衛崇榮喜歡得很,抱在懷裡不撒手,直誇他聰明可愛,比衛茂強多了,誇得衛崇榮都不好意思了。
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博望苑,衛崇榮由衷地發出感嘆,祖父對伯父的寵愛程度,遠不止人們看到的那些。
旁的不說,單是給兒子修博望苑,讓他隨意結交天下名士的態度,就不是一般皇帝能有的,這是何等的信任啊。
博望苑中高人眾多,各家學派的都有,討論問題非常熱烈。衛崇榮在旁邊聽了會兒,覺得比先生講課有趣多了,不由聽得津津有味。
衛昭趁機向兄長抱怨,兒子不愛讀書,衛明敲敲他的額頭,說他也不愛讀書,這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衛昭抵死不認,說自己明明就很刻苦認真。衛明笑而不語,除了練武,衛昭什麼時候刻苦過、認真過,不過衛崇榮在場,他也不好多說什麼,免得折了衛昭的面子。
見衛崇榮雙手撐著下巴,認真地聽著那些他應該聽不懂的治國之策,衛明建議道:“阿昭,過了年就讓榮兒進宮學,茂兒他們都在那裡,多幾個小夥伴他說不定就有興趣了。”
衛昭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