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下,周圍的動靜一覽無餘,是個說話的好地方。
姜澈以前來過這裡,但都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他和衛昭的關係並不像今天這樣,看著似曾相識的場景,他輕咳一聲,卻是欲言又止。
衛昭不動聲色地瞥他一眼,沉吟道:“永安王特地等了本王許久,該是有話要對本王說吧。”
姜澈收回駐留在牆上的藤蔓上的視線,神色顯得有些猶豫,他啟了啟唇,緩緩開口道:“秦王奉命調查東宮遇刺之事,不知……”
“不知可有什麼發現?你要問的是這個嗎?”永安王妃謝秀是太子妃謝香的胞姐,姜澈關心他的調查進度,並不在衛昭的意料之外。
不料姜澈竟是搖了搖頭,見衛昭目露疑惑之色,方把先前未說完的話補充完整:“我是想問,秦王可有發現什麼不妥之處?”
衛昭聞言一怔,警覺道:“你都知道什麼了,又是如何知道的?”若非證據確鑿,對於已經查到的事實,他是很不願意相信的。
姜澈面露些許惆悵,輕嘆道:“太子驟然離世,太子妃悲痛欲絕,她又有了身孕,陛下和皇后都很擔心,便命王妃進宮照看,故而……”
謝秀終日在宮中進出,訊息肯定靈通,她知道的事情,姜澈肯定也會知道,衛昭想到此節,神情稍微舒緩了些:“請問永安王,你感覺何處不妥?”
姜澈的眼神變得更加深沉,漆黑的眼眸深不見底,衛昭直直看了他片刻,完全看不出他心中所想為何,不由有些失神。
沉默了一會兒,姜澈用極肯定的語氣說道:“秦王不信湘王會是謀害太子的主使人,是麼?”
衛昭默然頷首,他的確不信,衛茂謀害衛萱,這怎麼可能呢,首先不考慮他有沒有這樣的動機,最關鍵的是,以衛茂從小到大的表現,根本看不出他有本事設計如此精巧的計謀。
姜澈略略苦笑:“我也不信,可是我們相信湘王沒有用,陛下信的是證據,太子妃亦是。”
衛昭輕籲口氣,眼神更顯憂慮,半晌沒有說話。姜澈說得沒錯,他們需要用證據說話,可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證據,都是對衛茂極不利的。
國喪期間,衛崇榮和君華每日能做的事情並不多,除了提高警惕,加強戒備,就是等待衛昭的來信。他們有個共同的感覺,就是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有點度日如年的味道。
有些時候,衛崇榮忍不住會想,這些他以前完全沒有想過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是不是由於他的重生引起的。可他要是不重生的話,衛昭就會死在扶余,若是衛昭不能回到渝京,衛明全家就會像前世一樣,死於巫蠱之禍。而他自己,也會在十年之後悲慘地死去,短短一生,毫無快樂可言。
上一世,衛家兄妹幾個去世的年紀都不大,最年長的衛萱也不過只有十八歲,有關他們的記載非常少,留給衛崇榮的印象就是兄友弟恭,兄妹情深。
卻不曾想,從衛明登基為帝的那一刻起,他所有的預知優勢,就已經蕩然無存。
從皇孫升級到皇子,沒有幾個人的心態能不發生變化,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畢竟,他們以前要爭的只是父母的重視,多一點少一點,不過是心緒難平,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以後要爭奪的,就是獨一無二的至尊寶座,輸贏之間,差別可就大了。
通常來說,家裡有三個以上兒子的家庭,長子都是最被重視的,幼子都是最得寵愛的,至於中間那些兒子,數量越多,越是和撿來的差不多。
衛明和君非離育有三子一女,剛好符合這個模式。當然,他們對待衛蘭只是相較於他的兄弟和姐姐有所忽略,而不是真的把他當成了撿來的。
想想看,衛萱是嫡長子,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衛蔻是獨生女,精心呵護的掌上明珠,衛茂是嫡幼子,生來體弱多病,自然而然佔據了君非離大部分的心思。
有著這樣的客觀條件,就算衛明和君非離主觀上沒有任何偏心的想法,衛蘭也很容易成為他們家最被忽視的那個人。原因無他,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剛好又是個三不沾。
上回被衛蘭坑了以後,衛崇榮絞盡腦汁地想過,他為何如此看自己不順眼,最後分析出一個不是很靠譜的答案,就是衛蘭很有可能是在嫉妒他。
衛崇榮回京之前,衛蘭雖然沒有哥哥弟弟那樣被父母看重,可他們家的局面向來如此,大家都習慣了,也形成了相應的平衡。
衛崇榮算是憑空出現,如果他樣樣都不行,衛蘭除了嘲笑他兩句,可能也不會產生多餘的想法。偏偏衛崇榮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