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頁)
天近午時,雙方正自僵持不下,正北方忽地號角齊鳴。 吶喊震天。
眾人站立城頭。 手搭涼棚,向遠方眺望。 但見北方塵土飛揚,旌旗滿步,竟不知從何處又來一支生力軍。 郭靖驚道:“莫非蒙古人的援軍到了?”周志重忽地伸指道:“不然,你看,那廂打起來了!”但見北方大營火起,殺喊聲大起,來軍竟是與蒙哥地後軍接上了火。 黃蓉喜道:“是我們的援兵!”眾人大喜之餘,兀自疑惑:“大宋遲遲未遣援軍,這支人馬卻是從何而來?”郭靖當機立斷,命周志重與楊過二人率一萬精兵開關接應。
蒙古軍前日慘敗,士氣已殂,今日攻城半日,急切不得下,背後卻又來了強敵,再不復往日鎮定,陣勢大亂。 大汗傳令官四處釋出諭旨,親兵隊四下彈壓,卻終是抵擋不住,被亂兵脅裹著大敗而逃。 周楊二人麾兵向前,遠遠見數人躍馬迎來,周志重大喜道:“耶律兄弟,慈恩大師,張大哥?”來人正是耶律齊與慈恩,二人率兩萬鐵騎自河套疾馳而至,千里來援,軍陣之中居然還有周志重多年未見地老友張江。
五人躍下馬來,伸手相握,大是歡喜。 周志重道:“張大哥,自襄陽一別,你卻是哪裡去了?”張江笑道:“別提了,那賊斯鳥安撫使呂文德瞧我不順眼,老給我使絆子,老子一生氣,便自己走了。 後一路遊蕩到陝西,卻與耶律大爺地隊伍遇上,便加入了一併殺韃子。 老弟你不曉得,耶律大爺真是個統兵地大才,短短十年,軍力大漲,我們在河套、草原上縱橫馳騁,所向披靡,那韃子數次重兵來剿,都沒能奈我何,在他軍中,比在這鳥官手下受氣要好多了。 ”耶律齊大笑道:“張大哥莫要恭維我,你和慈恩大師也有一半地功勞。 ”
楊過遣人回城稟報,郭靖大喜,迎出城來,眾人合兵一處,只殺得蒙哥大敗虧輸,遠遁三十里。 此戰宋人揚眉吐氣,滿城歡慶。 郭靖黃蓉十年來忙於守城,與耶律齊未多聯絡,只知道他在塞外集結耶律族人對抗蒙古,聲勢不弱,卻不料他居然已有如此實力。 那老頑童更是樂開了花,頻頻伸手拍著耶律齊肩膀道好,搖頭晃腦的稱讚自己眼光獨到,收了這麼一位好弟子,渾然忘了自己當初如何後悔收了這麼古板地弟子。 慈恩也在一邊見過一燈,他十年來心魔漸去,卻始終未赴中原,今日方才與師尊相見。 歲月不饒人,當年的鐵掌幫主裘千仞,如今已是須發蒼白,垂垂老矣,那瑛姑竟是始終未能認出這位殺子仇人。 慈恩自思戰事要緊,便不復提起,自是想等戰事了了再向瑛姑認罪。
眼前爆竹響起,鑼鼓宣天,卻是那安撫使呂文德聞聽宋軍大捷,又從府邸跑出相迎。 當下那呂文德諛詞如潮,將眾位英雄都好好讚了一遍,連那向來不對頭地張江也相逢一笑泯恩仇。 郭靖道:“眼下韃子皇帝大軍敗退,下步如何行事,請大人明示。 ”呂文德挺起胸膛,手捋鬍鬚,咳嗽了一聲,道:“追!自然要追!定要將那韃子趕回塞外去!”
話語未落,城外號炮連響,眾人驚愕,一名探馬來報:“報!韃子王爺忽必烈率南路大軍抵達襄陽城南安營紮寨!”呂文德手聞言抖動,將頜下鬍鬚扯了幾根下來:“甚麼?那,那韃子又來了?”
ps:本書大概還有一萬至兩萬字,準備一章結束,最遲不會過下週三終於要結束了。
(。。)
第五卷 江南煙雨 第七卷 第十二章 上善若水(終章)
更新時間:2011…4…21 13:31:03 本章字數:18989
第七卷 第十二章 上善若水
ps:抱歉,這最後一章寫起來比我想象中難寫,所以多用了兩天。
隆冬時節,飄雪紛至,淹沒了屍首,淹沒了血跡,淹沒了斷壁殘垣,淹沒了刀槍劍戟,天地間只剩下一片銀白。 本應是張燈結綵的喜慶正月,襄陽城中卻亦是白色天下,那白色卻不是積雪,而是家家戶戶奠祭親人的招魂幡。
蒙古人數次徵西,只殺得歐洲人聞風喪膽、落荒而逃,後世史學家研討,蒙古人鎧甲不若對方堅固,蒙古馬矮小、跑速慢,之所以能勝過對方一籌的是堅忍不拔的毅力與靈活多變的戰術。 而能抗衡嚴寒,於冬季進兵則勝於其他的遊牧民族。 歐洲人數次潰敗,便是敗在蒙古人冬季大河結冰時發起的攻勢。
只是這番攻宋,同樣的嚴寒,同樣的精銳,在宋人堅固的城防與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