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韓一小小的一團,縮在被子裡,“哥哥,親,親。”
鄭海洋胡亂親了韓一一口,閉眼三秒,立刻就睡著了,韓一朝被子裡縮了縮,又朝鄭海洋懷裡靠了靠,這才安心閉上眼睛,睡了。
第23章 北京 亞運會獎券
鄭海洋印象裡的北京就只有六個字來形容——“人多人多人多”,上輩子他只去北京旅遊過,大概去的日子不對,吹了一鼻子灰一臉霾,回來之後整個人都要不好了,可就算那樣,在所有中國人的心裡,北京也有他非同一般的地位。
鄭海洋納悶90年的北京會是個什麼樣子,等他到了一看,整個人都要不好了——
第一反應:車站人好少;
第二反應:路上人好少;
第三反應:路上車好少:
第四反應:房子好矮
……
與二十年之後的北京完全是兩個樣子。
可就算如此,鄭海洋也看得出來,當時北京的發展也比他們的那個省城要好上很多。
來了北京之後,鄭平找電話先給鄭爺爺打了個電話報平安,接著才和韓治軍一起帶著女人孩子們還有為數不多的行李爬上了紅白大公交。
他們在北京找的住處位於東四八條,是一個小四合院,韓治軍早前在海南認識的一個朋友就住在那裡,來了北京之後便找他們幫忙,剛好小四合院裡有空的房間,兩家人擠一擠還是能住的。
韓治軍的朋友叫高聽泉,名字還挺洋氣,據說是因為他們家老爺子喜歡聽《二泉映月》,所以就取了這麼個名字,由此及彼,高聽泉的一雙弟妹,一個叫高聽映一個叫高聽月。
高聽泉家裡人口還不少,小四合院裡住了他老婆女兒還有他爹媽、他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以及他家一個親戚三口子,高聽泉的那個親戚據說最近發達了快要搬走了,已經不怎麼在這裡住了,房間已經空下來了,但即便如此,兩房門上兩道明晃晃的大鎖也十分扎眼。
鄭海洋瞧著那房門口那麼大的兩道大鎖,一看就知道高聽泉的這個親戚搞不好和高聽泉一家不對付,要不然也不至於用那麼大的大鎖膈應人。
明明有空房間,偏偏還不能讓朋友去住,高聽泉覺得沒面子又覺得對不住來投奔的朋友,一個勁兒的道歉。
韓治軍給他遞煙,“是我們來找你幫忙,住你的屋子,哪能讓你道歉,你再這麼客氣我們可走了啊。”
高聽泉:“別,別啊,不說了不說了,住下就成,有什麼就和我開口,我不在和我弟弟妹妹老子娘開口都成。”
兩家這次帶來的行李不多,收拾起來很方便,一家一間屋子,倒和以前沒什麼不同;高奶奶和高聽泉的媳婦煮了一大桌子菜,晚上一桌子人圍著大圓桌吃飯,十分熱鬧。
男人們喝酒聊天吹牛,女人們話話家常瑣事,孩子們吃完了都爬了下去到院子裡玩兒。
高聽泉生的是個女兒,叫高琪,小名叫琪琪,過了年比鄭海洋大一歲,個子也比鄭海洋高一些,三個小孩子湊在一起,只有才一歲多的韓一顯得略小了一些。
琪琪是個性格外向的女孩子,大概是因為放養的緣故,倒帶著些男孩子的灑脫,可能也因為鎮海洋他們是客人,她便有了當主人的自覺,說話做事都有一種“大姐大”的味道,說得興奮起來還會昂著下巴拍拍胸口。
她看韓一小,就把自己屋子裡放的娃娃拿出來給他玩兒,遞過去的時候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給完了才會略留戀不捨的偷偷看幾眼,那模樣看得鄭海洋心裡直樂,他想這女娃娃可真有意思。
琪琪還說:“我爸說我這幾天都不用去幼兒園了,在家裡陪你們玩兒,你們要玩兒什麼就和我說,我帶你們。”叉腰挺胸口抬下巴,完全一副校領導的樣子。
鄭海洋看著她,道:“你是不是因為不用去幼兒園了,所以很開心啊。”
琪琪心裡的想法被人說破了,立刻瞪眼,“胡說,我才沒有呢!”
鄭海洋心裡笑噴。
鄭海洋也不知道其他人來了北京最先會幹什麼,反正他們來了北京之後,最先做的事情就是逛北京城,這幾乎是當時他們兩家人共同的心聲。高聽泉甚至還去借了個照相機買了膠捲,陪他們逛。
長城、故宮、天安門,每到一處地方一定要歡歡喜喜拍照片,一個人的,兩個人的,抱著小孩兒的,不抱小孩兒的。
鄭海洋每到了拍照時間,就深刻感受到自己又多出了一個“道具陪襯屬性”,他媽程寶麗喜歡蹲著側對著鏡頭,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