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頁)
那碗清水,大喝一聲:“起”
話音剛落,那碗清水悠悠然升起了一股水霧,水霧中有絲絲血跡,形成了一個若隱若現的符籙。
周侗見那符籙升起,用手指稍作導引,指著孫立的方向喝道:“疾”
那倒符籙竟然晃悠晃悠地向著孫立飛去,從孫立背部逐漸沒入。
一會兒,孫立長舒了一口氣,站直了腰,感嘆道:“金丹之威,果然厲害如斯!”
周侗把孫立背部的金針拔出,拿起孫立的左手一把脈,方才放下心來,質問道:“你師弟那一拳,明明可以用其他招式避開,為何偏偏要選擇硬碰。”
孫立邊穿衣服邊恭敬地說道:“是弟子不對,但今天有鐵浮屠這樣的重甲保護,弟子想一試金丹高手全力一擊的滋味。以後再難有這樣的機會了。雖然是冒險,但弟子獲益匪淺,如今要趕快回丹房靜坐體會,把剛才那一拳的感覺記下來。”
周侗一想,覺得有道理,便揮手讓下人送孫立回丹房。
周侗雖然修煉金丹多年,但依然沒能修煉到圓圓融融,收放自如,隨心所欲的境界。平時訓練時,並不敢妄用丹勁打人,如今孫立雖然冒險,但經此一拳,對丹勁的理解更深了,這份體會可是彌足珍貴。
旁邊的欒廷玉聽到孫立的一番話,連忙問岳飛:“小師弟,我們兩個來比試,你還能打出這一拳不?”
岳飛搖頭說道:“假如再比試,我的心裡總想著要留手,以免意外傷人,很難打出剛才那一拳的威力出來。
欒廷玉聽完,滿臉上都掛滿了“後悔”兩個字。
……
柺子馬和鐵浮屠觀摩測試完畢,眾人重回到大帳議事。
岳飛見周侗走在最後,便前去拖一下週侗的衣領,輕聲問道:“義父,你剛才又畫符又唸咒的,究竟是什麼名堂,怎麼以前沒有聽你提過?”
周侗停下身來,拍一拍岳飛的肩膀,說道:“這就是祝由科,相傳古時治病有十三科,“祝由科”乃其中之一科,如今歸入道醫的一種,也是每個道家弟子的必修課。你雖然跟隨義父多年,但畢竟不是出家人,這些東西就沒有跟你提過。如今你煉丹有成,需要進一步修煉神打技法,而神打和祝由科關係密切,你學一些也有好處。”
岳飛見周侗轉身要走,再追問到:“義父你說過,世間萬物都是力量的轉換,武術也是力量的轉換。但這祝由科,只是念念咒語,畫畫符籙,這力量從何而來?”
周侗打量了岳飛一眼,慈愛地說道:“都那麼大的一個人了,還是象兒時一般心急。好吧,義父就先給你說個大概。”
周侗漂泊一生,到老才認了岳飛這麼一個乾兒子,而且聰明孝順,自然是對岳飛千依百順,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給他。
“祝由科的力量就源於咒語和符籙。”周侗在岳飛耳邊輕輕說道:“我們耳朵能聽到的聲音中藏有大秘密,這個秘密就是,某些音節按照一些特定的節奏發出時,能同時產生某種力量。我們道家把這種帶有某種力量的音節或旋律叫做咒語,佛家把這稱為真言,而儒家稱之為仁聲。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入人心,這句話就是咒語的秘密,符籙之理與此相通。”
岳飛恍然大悟,與周侗一併進入大帳。
……
回到大帳,岳飛依舊坐上了中間主帥的位置,其他人則分兩邊坐下。
周侗說道:“廷玉,你說說這鐵浮屠和柺子馬如何個配合法?”
欒廷玉想了想,說道:“這女真人用鐵浮屠,與柺子馬類似,也是三人為伍,用軟索相連,人進一步,移拒馬一步,表示一衝到底,絕不回頭。
鐵浮屠出動,每次最少三百連,即是九百人,處於陣地中央負責主攻。柺子馬在兩翼負責掩護。
鐵浮屠的重灌鎧甲足夠堅韌性,遠距離弓箭射不進去,近身刀槍也砍不入,一旦陣地被鐵浮屠開啟缺口,柺子馬隨即在後面一哄而上,掩殺過來。
金兵作戰只有這麼一個固定套路,但遼人就是沒辦法破解,一路兵敗如山倒。”
楊再興奇怪了,問道:“這鐵浮屠雖然威力巨大,但移動緩慢,為何金人不用柺子馬直接衝殺,還要鐵浮屠來幫他開路?”
欒廷玉聽了,一面的慚愧,說道:“其實女真人的這個進攻套路還是我出的主意。”
見眾人的眼光都望著自己,欒廷玉嘆了口氣,詳細解釋道:“此事說來話長,當年出河店一役後,遼人想了兩個辦法來對付柺子馬:一是往地下拋灑鐵蒺藜,以刺傷柺子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