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3/4 頁)
金統制王鎮、統領崔慶、將官李覬崔虎華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衛龍虎大王下忔查千戶高勇之屬,皆密受飛旗榜,自北方來降。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眾內附。
這裡韓常的五萬眾並不是說韓常有五萬士兵。
韓常是漢人,身在金營,執行的卻是宋朝的制度;韓常這五萬人,是包括了隨軍家屬在內的所有人數。
要投降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甚至連金兵的高層也不能夠制止。他們唯一的做法就是勸部下不要主動去降,等岳家軍到了再降也不晚。
《宋史…岳飛傳》中有另外一段記載………金帥烏陵思謀素號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諭之曰:“毋輕動,俟岳家軍來即降。”
這個烏陵思謀就是在紹興八年中的那位金國特使。
在完顏粘罕和完顏昌等一批前輩們死後,金國人才短缺的情況非常明顯。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連烏陵思謀這樣的小輩都能夠當上元帥,金兵人才缺乏的程度,可見一斑。
金兵現在的這種情形,用一句成語來形容,就叫做“樹倒猢猻散”。
帶兵帶成這番模樣。讓金兵的主帥完顏兀朮情何以堪。
如今的岳家軍就彷彿是一座天塹一般,橫亙在他完顏兀朮的面前。四次三番的掙扎,始終無法逾越一步。
無可奈何之下,完顏兀朮唯有長嘆一聲,挑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帶著他的一幫殘兵敗將,偷偷撤離了開封府,往黃河邊上而去。
在正面的戰場上,岳家軍憑藉自己的勇武,已經佔據了全面的主動權;而在河溯地區,也就是黃河兩岸,各路打著岳家軍旗號的義軍紛紛風起雲湧,已變成了一種星火燎原的勢態。
京東路是李寶和孫彥所帶領的義軍。
從紹興十年的五月到七月這段時間內,李寶和孫彥轉戰在興仁府、宛亭縣、到黃河邊這一範圍,到處偷襲和打擊金兵。
最漂亮的一仗,是在五月二十四日乘船夜襲金營。
金軍因人困馬乏而酣睡,毫無戒備,僅在夢寐中被刀斧斫殺者,就有幾百人。待到金兵發覺遭受奇襲後,更是一片混亂,人不及甲,馬不及鞍,或被岳家軍所殺,或從河堤墜落,淹死在黃河。
四名千夫長全部喪命,其中有一個叫“鶻旋郎君”,即是宗室完顏鶻旋,他的白旗上寫明其軍職為“都元帥越國王前軍四千戶”,是這支金軍的酋領。此外,岳家軍還繳獲戰馬達一千匹。
在六月二日,李寶和孫彥再次在黃河邊上襲擊了一大隊金兵。
金軍大批被殺傷,或者被擁掩入黃河中淹死;而在打掃戰場時,在一名軍官的身上發現一枚金牌,上面刻著“金牌郎君”四個字。
根據《金史》卷五十八中《百官志》的說法………“金牌以授萬戶”。
估計此人為宗室,姓完顏的萬夫長,督率自東京開封府以北發來的大隊人馬,企圖要到宋地進行報復。
李寶和孫彥的這兩場勝利,吸引住相當一部分金軍兵力,有力地支援了當時劉錡八字軍的順昌之戰。
在京西路大河以南行動的是忠義軍馬統制孟邦傑。
孟邦傑首先率領忠義軍攻克了駐守在北宋皇陵附近的金兵,然後向著西北的南城軍(治孟津)推進。
七月四日夜晚,孟邦傑的部將楊遇率領忠義軍將士,從軍城的北角攀登而上。金兵對於來自北城的偷襲並沒有半分準備,亂作一團。被殺者超過了三千餘人,擁掩入水者不計其數。
楊遇所部奪到鞍馬、舟船、器甲、弓箭、旗、槍等很多戰利品。還有一部分的殘敵乘船逃過黃河。
在西京河南府以西黃河沿岸活動的是梁興、趙雲、李進和董榮、牛顯、張峪率領的兩支隊伍。
梁興和董榮這兩支義軍是在七月一日渡過黃河的。
過河之後。他們花了三天的時間,橫掃了黃河邊上的金兵守軍,然後在七月四日,一起揮戈東向,進攻各個中小縣城;每攻佔一處,還令當地的“百姓首領”,負責召集人民,守衛縣城。
由於民眾的配合和支援。梁興等部的聲勢愈益壯大。
在河東路西部,他們攻佔了絳州翼城縣(今山西翼城縣)等地,澤州沁水縣(今山西沁水縣)等地,殺了金國的高太尉、千夫長阿波那孛堇等人;在河北路,董榮等軍還深入到了懷州和衛州的地界。
在河北路附近活動的是忠義統制趙俊和喬握堅。
趙俊和喬握堅兩支忠義軍合兵一處,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