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2/4 頁)
鋪子裡的情況,要是還跟今年差不多的話,就要個娃。”
孫老太和孫氏交換了個眼神,孫老太詫異道:“這要娃兒,怎麼還跟鋪子裡的事情掛鉤了呢?”
孫玉霞目光在面前幾人的臉上掃過,有點羞澀又有些期待的道:“自打離開孫家溝這一年多,我們的眼光和見識,也跟從前窩在那山嘎達裡不一樣了。我和大虎尋思了好久,打算等手頭再攢上些錢,在縣城裡,置辦兩間屋子,往後,把家給安到縣城裡去!”
“不回孫家溝蓋房子?”孫氏驚愕。
孫老太沉默了下來,錦曦眼底閃過一抹激動,對孫玉霞豎起大拇指,道:“小姨,你跟姨夫有志氣,曦兒贊同你!”
“山裡貧瘠,山路不好走,尤其是每年冬天大雪封山,一兩個月都出不來山外。”孫老太道:“你們爹,以前在世時,就時常跟我說,咱那山溝裡蔽塞啊,想要過好日子,還得往外搬。這才讓你們弟弟玉寶跟他去鎮上,他做工,讓玉寶上學接受啟蒙。後來他病了沒法子,才又回了山,你弟弟的書也就斷了!出山……出山好!”
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打著銀子的主意
這一帶靠近南方,過端午的時候流行吃粽子,甜的鹹的,葷的素的,棗泥的豆沙的瓜子仁的。孫玉霞兩口子難得過來一趟,孫氏張羅著包粽子。
簡氏一大早就用裡面的大鍋蒸煮了糯米飯,粽葉是董媽她們前幾日便去村西的河邊採來的。各種餡兒也早就拌好了。
孫氏一聲號令,孫氏,孫玉霞,錦曦,桃枝,簡氏,還有錦柔和文芸,這麼多雙手一齊動,不出半個時辰,各種餡兒的粽子,便綁了冒尖兒的兩大盆。
晌午飯後,孫玉霞和孫大虎動身回孫家溝。因為明日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得在今日動身回山,才趕得及陪孫老爹過端午。
孫氏和梁愈忠也拖出一對篾竹籃子,裡面是吃食,還有三斤粽子兩罈子酒,一瓶是燒酒,一瓶是應節的雄黃酒,以及一對豬蹄,全是孫氏和梁愈忠孝敬孫老爹的。
桃枝取來兩雙過夏的單鞋,一套輕薄的裡衣,一併讓他們小兩口順道一塊帶過去給孫老爹,反正有牛車方便。
這一日很快便過去了,一覺醒來,已經是端午節,連續下了三日的綿綿小雨,也終於停了,天空放晴。
錦曦起床推門出屋,看見家裡的每一間屋子的門和窗戶邊,都插著青撲撲,還沾著露水的艾草。一家人吃過早飯,梁愈忠去了鎮上。
春柱家和大牛家的,相攜著過來給錦曦家送粽子。孫氏熱情的接待了她們,臨走前,取了家裡的粽子,讓她們帶回家去給孩子們嚐嚐。
過端午有互贈粽子的風俗,送走了春柱家和大牛家的,孫氏讓錦曦給老梁頭那,還有崔家去送粽子。錦曦挎著籃子興沖沖走出院子大門,還沒上官道,迎面遇到張屠戶的婆娘挎著籃子朝這邊過來,應該是過來送粽子的。
錦曦老遠跟張家的招呼了一聲,張家的埋著頭腳步走的很快,好像是在邊走邊想事情的樣子,聽到聲音一撩眼皮子,瞧見是錦曦,趕緊笑著加快步伐來到錦曦身前。
“做了些肉粽,想給你們送幾隻嚐個味兒。曦兒。你挎著個籃子,是去你爺奶那麼?”張家的問。
“是啊,我娘讓我給爺奶那送粽子呢。我娘在家。大娘過去喝茶。”錦曦笑吟吟道。
張家的連連點頭,沒有要走開的意思,錦曦笑了下,道:“大娘,還有啥事麼?”
張家的拉住錦曦的手。瞟了眼四下,除了錦曦身後不遠處的阿財和阿旺,周圍暫時沒別人經過,張家的這才壓低聲跟錦曦道:“曦丫頭,我私下問你件事,你莫聲張。”
錦曦點點頭。張家的問道:“你姑姑手裡頭,是不是攥著一筆嫁妝銀子啊?”
錦曦微愣了下:“大娘你這話什麼意思?”
張家的連連擺手,道:“曦丫頭別誤會。我才沒那厚臉皮去打侄媳婦嫁妝的主意,是孔氏,強子他娘,昨兒去我家顯擺來著!”
“這話怎麼說?”錦曦詫異問道。
張家的便將昨日孔氏上門顯擺的事情,給錦曦一五一十道來。
“我仔細看過了。那耳朵上的耳釘,手上的戒指。都是純銀的。還說,回頭等割了麥子,強子要請人過來,在東,西兩側再擴建一座三間的廂房,上屋修繕下留給孔氏住,東廂房給春妮兒和孩子住,西廂房用作強子跟梁愈梅的成親的屋子呢!”
“你張大伯原本是跟強子說的好好的,由我們出錢,給他將上屋那幾間土基房好好修繕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