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3/4 頁)
諾的。
錦曦唇角微微翹起。望著窗外雨絲拂過青翠的竹葉,不知道他如今車馬到了哪裡?此去雲州,可是有上千裡之遙啊!
“曦兒,斗笠找到了。”孫氏的聲音再次從門外響起的時候,錦曦已經換了鞋子走了出來。
“你大堂哥先前也從縣城趕來了,這會子你爹陪著正在前面堂屋說話呢。”孫氏一邊給錦曦戴斗笠,邊道。
聽到粱禮輝過來的訊息,錦曦很高興,趕緊快步去了前面的堂屋。
好長時日不見的粱禮輝,神情間似乎消瘦了些,但是精氣神看起來不錯,錦曦過去的時候,梁愈忠正在詢問粱禮輝關於今年秋闈科考的事情。
從粱禮輝的款款而答來看,他似乎對今年的秋闈考試,準備充分,跟往些年那種忐忑避諱的心態相比,如今的他頗有一種勝券在握的信心。
梁愈忠不禁滿意的笑了,錦曦笑盈盈過來,後面跟著孫氏。
錦曦跟粱禮輝微微欠身施了一禮,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了一下,道:“讀書果然是正事,耽誤不得,但大哥的身子也不容馬虎。我見大哥這趟回來,消瘦不少呢!”
“是啊,確實瘦了兩圈。禮輝啊,這趟回來做清明,得在家裡住一宿吧?”孫氏問道。
粱禮輝早在孫氏進來的時候,就站起了身,聽到這話忙恭敬回道:“是打算吃過晌午飯就回縣城去。”
“家裡還有一隻烏骨老母雞,回頭你回縣城的時候捎帶上,那老母雞湯可滋補了,尤其是對你這樣熬夜讀書的。”孫氏大方道。
“娘,你要真想給大哥補身子,等會不如將那雞直接送去給桃枝表姨,讓她拾掇了晌午就給燉上,帶去縣城這都麻煩?”
粱禮輝素來不擅長這些婦人間熱情的招呼,只是很感激的站在一旁搓著手,不知該說什麼好。
因為細雨濛濛,孫氏便把年幼的老三老四留在家中。錦柔是自己不願意去,於是,跟著梁愈忠去的人自然只有錦曦。
老梁家後院,梁愈洲和梁禮勝他們都等候在那,梁愈忠帶著粱禮輝和錦曦走進那間熟悉的東廂房時,屋裡的氣氛很是沉悶。
尤其是老梁頭,坐在那裡手裡端著一隻旱菸竿子,愁眉苦臉的噴一口菸圈嘆一口氣。
錦曦目光在屋裡環掃過一圈,看到牆角堆放著的那些掃墓祭拜的物品,當下就明白了為何氣氛如此的低沉壓抑。
因為今年是譚氏過世的頭一個清明,照著這一帶的風俗,外嫁的閨女家是要扎花圈去譚氏的墳頭燒的。
可是,譚氏唯一的閨女梁愈梅卻至今下落不明,與之有婚約的張大強家,在等了半年後,也跟老梁家解除了婚約。
等不來閨女家的花圈,外嫁的孫女就要攬起這個責任,可是,老梁家迄今為止外嫁的孫女就是梁錦蘭了。
二房都被老梁頭給驅逐出了老梁家的家譜,梁錦蘭就更不可能會來給譚氏掃墓。
“這樣的情形,你們娘在地上,毫無顏面!不成氣候,讓外人恥笑啊!”老梁頭抬起眼,掃了一眼面前的眾人,長吁短嘆道。
梁愈忠他們一個個都垂著頭,錦曦雖然是從新社會過來的,從來不信奉這樣的講究,但是,入鄉隨俗,大家都是這樣認為的,就好比封建時代養兒送終,缺了靈堂前那個摔盆端靈牌的男丁,大家都會覺得不成事。
錦曦也沉默了,於是,大家就在這樣的沉默中,動身去了村後面的山上。為了儘可能的避免被村人撞見,以致於詢問起閨女扎花圈的事情,老梁頭甚至悶著頭帶著大傢伙,不惜從別的山路上繞道而行,往譚氏的墓前而去。
錦曦心裡暗暗可憐老梁頭的好面子,你這會子繞道上山,可是譚氏的墳墓周圍,還布著村裡其他人家的先祖墳墓呢,你躲得了一時躲不開一世。等會別人家過來掃墓,不還是要撞見要詢問?
唉,錦曦暗暗搖頭,故意落後兩步。
粱禮輝和錦曦似乎很有默契,他也落後兩步。
“是不是湖海那邊有訊息了?”錦曦壓低聲問道,湖海那邊的訊息,自然是關於梁愈梅的。
粱禮輝微微皺眉,道:“過年那段時日忙著幫我岳父處理縣衙的事情,就耽誤了些功夫去查探。等到前段時日好不容易騰出手來,沒想到湖海那邊的線索斷了,這也是我許久沒有給你捎信的原因。”
錦曦微微顎首,又接著追問道:“關於尋找梅兒姑姑這件事,大哥你暫且放一放,還有四個月不到就要科考,你專心籌備考試。找人這事,我來接手。”
“曦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