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黃承愣了一下,心中的疑惑一下子全部迎刃而解,明白了蘇信送這封信的意圖,他笑著說:“麻煩方局長了,改天咱倆聚聚。”
掛了電話,黃承又看了一遍蘇信的信,心裡在權衡這封信該不該交上去?交上去會不會吃力不討好?其實重要的是這封信對顧愷之意味著什麼?他看了這封信會有什麼反應?是不屑一顧還是另眼相待?
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點黃承都要考慮清楚,安排周到,不能讓顧愷之有後顧之憂。如果顧愷之有後顧之憂,到了他這兒就成了現在之憂,憂的是他這個市長秘書快要幹到頭了!
所以黃承必須把一切厲害關係思考清楚,不僅要想市長所不能想,還要想市長不願想。最好的辦法是換位思考,把自己當做顧愷之,如果看了這封信又該怎麼想?該怎麼做?
沉思了會兒,黃承心裡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
回到市政府,已經十一點,黃承在自己的辦公室快速把今天的檔案瀏覽一遍,把認為比較重要的檔案從上至下排好,然後安排下午顧市長的工作表,想想今天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必須要委婉的提醒市長,最後拿著檔案離開辦公室。
來到市長辦公室門外,黃承伸手敲了敲門。
“進來。”辦公室裡傳來一道聲音。
黃承翻了翻手中的檔案,確定每一份檔案的循序按照重要程度從上至下排列正確,然後整了整衣服,把衣服上的每一個釦子扣好。這是他自從當上市長秘書後的習慣,因為顧愷之曾經說過一句話:連著裝都整理不好的官員,不可能整理得好裡津市!
推開門,乾淨明亮的辦公室裡,一名四十來歲,面寬耳闊的中年人正坐在辦公椅上批覆檔案。
黃承喊了句市長好,然後將手中的檔案放在顧愷之面前,說:“這是今天的重要信件。”
顧愷之嗯了一聲,抬起頭問:“小黃,郭老還好吧?”
“已經度過危險期,現在還是昏迷不醒,不過應該沒有性命危險。”黃承在醫院裡專門給顧愷之打了電話,把這事情告訴了他,所以顧愷之才有如此一問。
“肇事司機抓住了嗎?”
“還沒有,不過肇事司機的具體情況已經調查清楚,警察局長劉光棟下了保證,一天之內一定抓住肇事司機。”
顧愷之點點頭,心裡卻在猶豫自己是不是該去看看郭老?不過想想還是作罷,這麼敏感的時候跑去有討好之嫌,還是等他醒過來再去吧。
顧愷之放下這件事情,收回的目光落在旁邊的那一沓檔案上,手中的筆一頓,拿起檔案最上面的那份信封,瞥了眼黃承,說:“小黃,你今天可是別有用心啊!”
黃承聽出了顧市長的弦外之音,因為他每次都是把機關檔案放在最上面,下面才是書信。今天把信放在最上面還是第一次,因此才引起了顧愷之的好奇。他微微欠著身子解釋說:“這封信是昨晚在市長直通車向你提問的一中學生蘇信送來的,而且今天救郭老的人也是他。在醫院他把這封信交給我,讓我轉交給你。”
“哦?”顧愷之來了興趣,伸手拆開信封,拿出裡面的兩張信紙,其中一張a4白紙上寫著的標題是《關於裡津市三十六灣礦區域汙染綜合治理的十二條建議》。
看完後,顧愷之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不得不說蘇信這個男生的想法很新奇,這十二條關於三十六灣汙染綜合治理的建議完全推翻了以前的保守方法,大刀闊斧推進汙染治理,只是法子略顯激進,如果真的按照這個方案實施,那麼三十六灣的礦業必然受到重創,拉低裡津市的整體經濟。所以這十二條建議只能算是紙上談兵,很難真正落到實處。
他又展開第二張信紙,看了起來:
尊敬的市長您好,我是昨晚透過市長直通車向您請教問題的一中學生,對於那四個問題,我也有自己的理解,現在我把我的理解說給您聽:
一:裡津的經濟發展方針確實是以商業為主,旅遊業和輕工業為輔,但這些年來,市裡的財政稅收裡面,礦產開發所帶來的稅收竟佔了近百分之三十,三十六灣更是裡津市財政收入的命脈。
這是一種極其畸形的經濟現象!
裡津如果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商業旅遊城市,我認為必須加快速度轉型,加大產業最佳化結構的力度,抑制礦資源開發速度,進一步淘汰三十六灣那些亂挖亂採的落後產能。更嚴重的是,三十六灣的汙染已經超出本身的環境承載能力,整頓三十六灣環境汙染迫在眉睫!
二:關於治理三十六灣汙染的問題。其實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