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頁)
蘇信知道凌溫楠就是槍殺張倩的幕後主使,但不知道凌溫楠的殺人動機,不過他沒有就此向方海軍發問。因為他已經知道,凌溫楠堅稱自己不是殺人真兇,方海軍自然不可能知道凌溫楠的殺人動機。而且眼下更重要的是顧愷之的事情,他疑惑道:“什麼違規行為?”
方海軍點了一支菸,吧嗒吧嗒地抽了起來:“這就說來話長了,首先,三十六灣鎮政府在“礦產經濟”帶動下,從1997年起,鎮政府以有色金屬經營部名義開始多頭承包採礦,在三十六灣礦區開始政府違規組織下的‘搬山運動’。”
蘇信眉頭一皺:“搬山運動?什麼意思?”
“這個你可能不清楚,如果不是抓住了五榮礦業集團的核心人物趙三榮,我也不會知道。”
方海軍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所謂的‘搬山運動’,是三十六灣鎮政府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將秦潮河以北的富含鋅礦的區域劃分出來,然後與五榮礦業公司簽訂協議,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將採礦權轉讓給五榮礦業集團,因而五榮礦業集團得到“合法”身份進山採礦!這件事極為辛密,因為三十六灣鎮政府並沒有把轉讓採礦權的事情對外公開,大家都以為五榮礦業集團擁有合法採礦權。”
蘇信微微點頭,他明白了方海軍話中之意:按照礦產資源法有關規定,只有國土資源部門才有權對礦山進行轉讓、拍賣,而鎮政府私下的轉讓顯然是越俎代庖,不具備法律效力。
此外,三十六灣鎮政府將礦產轉讓給礦業公司的過程中,一定存在資訊不透明、不公開,有暗箱操作嫌疑。對於有關部門“引進有實力企業”這一要求,當地政府等有關部門百分之百既沒刊登公告,也沒有釋出此類訊息,吸引更多企業參與競爭,而是由政府“內定”企業。
這個內定企業——就是五榮礦業公司!
方海軍扔了菸蒂,喝了口茶,繼續道:“這個還不是重點,真正的重點是五榮礦業集團根本就是一個空殼公司,是權錢交易的中轉站!據我調查出來的情況,以及趙三榮的招供,截至2004年8月份,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個礦老闆,共用五榮礦業集團辦理的一個採礦證,瘋狂地在礦區挖了326個礦洞,而五榮礦業公司按照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分成!”
蘇信倒吸了一口涼氣,眾所周知礦業利潤極高,基本上是一本萬利,五榮礦業集團不需要投入,只需要給下面的礦老闆一張開採證,順帶擺平麻煩,就能拿到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分成。
假設一個礦老闆每年創造一千萬利潤,一百個礦老闆就是十個億,五榮礦業公司佔有百分之三十的分成,就是每年拿三個億。
這絕對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天文數字!
見蘇信陷入深思之中,方海軍繼續說道:“五榮礦業公司是一家空殼公司,並不參與開採礦洞,三十六灣礦區坍塌案的出事單位其實是一家拿了五榮礦業公司開採證的志新礦廠,那家裝置簡陋,非常不規範,導致事故發生。”
“要知道,那次礦洞坍塌不僅死了三十多名礦工,而且省委書記徐澤南還在現場指導工作的時候,泥石流打翻車輛,省委書記受傷,至今還在首都療養。凌溫楠擔心坍塌案的事情鬧得太大,不敢讓志新礦廠擔責,因為採礦權是五榮礦業的,一旦志新浮出水面,肯定會把五榮拉下馬,因而凌溫楠一力承擔了那次坍塌案的全部責任。畢竟五榮礦業集團在裡津市極有名氣,誰都不知道是家空殼公司,證件齊全,因此大家不會往操作違規方面去想,只是以為天氣原因造成的坍塌。”
聽方海軍這麼一說,對於三十六灣礦區坍塌案裡面的彎彎繞繞蘇信全都明白了,五榮礦業集團只需要用錢開路,上下疏通關係,打點官員,拿下采礦證,然後坐等拿錢,順帶擺平糾紛,這很有種收保護費的意思。
按照眼下的情況,五榮礦業集團不僅是一家空殼公司,更是一個惡/勢/力聚集地。透過從各大礦老闆手中收上來的金錢,豢養黑/幫勢力,進而控制整個三十六灣礦區,甚至是裡津市各大娛樂場所!
這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只是方海軍說了這麼多,蘇信還有一點不明白,問道:“五榮礦業集團的事情,與顧愷之市長被雙規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著呢!”
方海軍搖頭嘆了一口氣:“三十六灣礦區坍塌案發生之後,省公安廳下派調查組主辦此案,調查組認定這個三十六灣礦區坍塌是因為天氣造成的,可是顧市長認為事情沒那麼簡單,派我調查此事,我毫無頭緒,恰巧你在春陽湖槍殺案中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