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3/4 頁)
現在,微博就是他們的突圍絕佳利器!
早在半年前,華信的技術團隊就在研發微博這款在後世大殺四方的社交應用,如今已研發完畢,也內部多次測試過,接下來便是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公測。只是公測的時間還沒有確定。
蘇信今天來華信總部,便是為了此事。
他說道:“老趙,方林,微博的公測時間,你們是什麼看法?”
趙新民接話道:“關於微博的公測時間,我認為有必要推遲到明年夏天,公司的財務緊張,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拉風投融資,給公司注入活力。”
蘇信沒有說話,目光落在方林身上。
方林卻是點頭,接著道:“老趙說得對,公司的財政壓力很大,資金不夠,導致微博公測之前的許多準備沒做,推廣活動都沒有搞起來,微博專案倉促間上馬,難以在網際網路上製造轟動效應。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融資給微博專案蓄力,給公司注入活力。”
蘇信看了眼方林和趙新民,不禁搖頭一笑,聽他們一唱一和的,又豈能不明白他們的意思?
華信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廣告營收,在飛書社交網站和飛書原創影片網站植入廣告,但現在的飛書就是一臺燒錢機器,入不敷出,現在又要推出微博。華信的財政壓力巨大,不堪重負。
其實在後世,廣告是facebook以及推特的主要盈利模式,也是最重要的盈利模式,每年的營收規模高達幾億美元。但是國情不同,而且畢竟是在2005年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遠不及後世發達,更比不了國外,各大廠商的廣告投放主要集中於傳統的媒體。他們還沒有真正意識到網際網路的廣告效應。
這是華信公司不得不接受的現狀。但蘇信會堅持以廣告作為華信的主要盈利模式。不過,眼下華信公司到了必須融資的地步。
其實能不能拉到風投,關鍵點你的創意夠不夠新,你的產品和idear是否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如果產品經過了市場考驗,保管那些資本家屁顛屁顛的追在你的屁股後面,腆著臉求你收下他們的錢。而現在的華信公司就是一家立足於創新,並且經受過市場檢驗的資訊公司,要拉到風投完全不是問題。
早在去年開始,國內外的一些大型風投公司,陸陸續續有和華信公司有接觸,表達了投資的意向,但並沒有實質性的洽談,因為蘇信一直反對拉風投,他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自己有錢,何必讓風投公司進來分一杯羹?當然了,這種做法也一定程度的桎梏了公司的進一步發展,總之是有利有弊。
很明顯,今天趙新民和方林把蘇信喊來,一唱一和,顧左而言他,就想等蘇信點頭融資。只要蘇信答應融資,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蘇信沉吟了一下,對趙新民道:“老趙,你聯絡一下風投公司,越多越好。”頓了一頓,他又莫名地想起了一件事情,隨即說道:“過完新年,我們在北京舉行一場風投競標會。這件事情你全權負責。”
“好。”趙新民見蘇信終於答應,舒了一口氣,又道:“還有一件事情,我認為我們公司總部必須遷移到全國一線城市去,而且越早越好。”頓了一頓,他又解釋道:“雖說華信公司在來星沙市是本土企業,政府有很多優惠政策,但星沙市畢竟只是一個二線城市,地處內陸,網際網路不發達,會有巨大的侷限性,限制華信的發展。”
“說的不錯,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不過這些等到明年春順利融資之後,我們在商議吧。”蘇信點了點頭。
事實上,他並沒有將華信公司長期駐紮在星沙市的想法,星沙市坐落於中部,在網際網路行業並不發達,對華信公司以後的發展不利,他遲早要把華信公司的總部北移皇城北京,或是東遊魔都上海。不過現在公司沒錢,他也還在星沙市讀書,這件事情就先擱置,等到明年高考結束在商議。
……
蘇信與趙新民方林討論了幾個小時,確定了公司下一步的規劃。處理完公事,他離開華信公司總部,站在門口,眯眼看了天空,豔陽高照,碧空如洗。
蘇信的心情挺好,看了眼手錶,下午三點,時間還早,他坐車回到家,發現安然一個人在家,此刻抱膝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放暑假了,安然還沒回裡津市,就住在他家。不過自從元旦晚會那一晚後,安然變得更不愛說話了,但也沒以前那麼愛耍小性子。
蘇信換了拖鞋,問道:“小然,我爸媽呢?”
安然應道:“還沒回來。”
“哦。”蘇信點頭,隨即道:“還沒吃飯吧?我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