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 頁)
公夫人無奈嘆息道:“你別說了,此事確實是老爺大意了。他忘了。皇上是什麼人啊,眼睛裡不糅沙子的。”
“皇上想太多了吧,‘天下太平’和‘太平天下’有什麼不同?”
國公夫人苦笑,說:“我一個婦人,哪知道那麼多?”又說。“我只知道,我們娘娘在宮中也不容易。你知道娘娘的東暖閣裡,為什麼長年掛著徐夫人那幅富貴牡丹圖嗎?”
“不是說,是因為皇帝喜歡徐夫人的畫作,娘娘掛那幅畫,是為討皇帝喜歡?”
國公夫人搖頭,她說:“那不是一幅普通的畫,那是個提醒、是個警告啊。就在十來年前,皇后娘娘千秋華誕之時,我們敬國公府差點兒一夜覆滅啊!”
原來。當年文元帝聽到傳言,梁州城藥商宋英豪,勾結敬國公府一起販賣假藥,害死無數人命。於是他便定下一石數鳥之計,一方面派連升入駐忠義侯府。一方面派“六扇門”的人徹查此案。
案情查清後。文元帝大惱。他沒想到,自己剛剛登基,正恐天下人心不服,他的老丈人一家卻做出這種坑害百姓的事來。這不是挖他的牆腳嗎?他當時就想廢了楊皇后,查封了敬國公府,還天下百姓一個公道。
當時正是楊皇后的千秋華誕。楊皇后得知訊息,大驚失色。她也顧不上慶壽了,忙脫下華服、褪盡簪環,來向皇帝負荊請罪。她說她願讓出中宮之位,但求皇帝饒她父兄一命。
文元帝這個人。正如徐夫人所說,不是無情之人。楊皇后跟隨他多年,又給他生育了幾個孩子,他對楊皇后也有感情。如今楊皇后主動來請罪,他不由心軟。
文元帝再三權衡利弊,決定放過敬國公府這一次。所以後來刑部在辦案的時候,對崔明珍和宋英豪的處罰偏輕,對敬國公府則是連提都沒有提一句。
文元帝雖饒過了敬國公府,可是敬國公卻嚇壞了,一下病倒在床上。楊皇后也沒心思給自己過生日了,整天躲在宮裡不敢外出。
恰在這時,大總管連升回京,帶回來徐夫人的壽禮,也就是那幅富貴牡丹圖。
文元帝親自把牡丹圖給皇后送了過來,他對楊皇后說:“梓童,你在宮找個地方,把琬兒這幅畫好好陳設,就當做是今年這個生日的一個紀念吧。”隨後他又意味深長地說,“朕的琬妹妹是個老實人。雖然她吃了很多苦,但朕相信,上天有眼,是不會虧待老實人的。”
皇帝的吩咐,皇后焉敢不從。所以她把畫掛在自己日常辦公的東暖閣內。這幅畫時刻提醒著她,不要以為自己是皇后,就可以驕縱起來。她若想保住她的榮華富貴,還有敬國公府的榮華富貴,就必須老老實實地服從皇權意志。
敬國公夫人屏退眾人,跟小兒子楊世玉話說這些舊事。她說:“世玉啊,當年你年紀還小,府裡發生的這些事都沒讓你知道。現在讓你知道這些事,也是你老爺的意思,為得是讓你明白什麼是自己的本份,千萬別做超出本份的事情。”
楊世玉深受震憾。他確實不知道,自己的家庭還經歷過這麼驚險曲折的一幕。
忽然他想到一件事,問:“太太我不明白,那宋英豪不過是一介商賈,他怎麼能跟咱們府搭上關係呢?”
國公夫人搖頭,說:“好多事我也不清楚內幕。也許,老太爺當年是被什麼人盅惑了吧。”
楊世玉說:“那就是說,有人在幕後操縱這件事,他的最終目的不是咱們府,而是針對皇帝——他是想利用這件事來打擊皇帝?”
國公夫人說:“有這個可能,因為如果案情公開於天下,最終連累的是皇后,也會連累到皇帝的清譽。”
楊世玉說:“這就對了,難怪皇帝當時差點把咱們府查抄了呢。”又說,“皇帝一定費了很大的周折,保全了皇后,保全了咱們府。”他還想說,其實文元帝這麼做也是保全了他自己。不過這話沒敢說出來。雖然是母子密談,但是有避諱的話還是儘量少說為宜。
楊世玉離開母親那裡,回到自己房間。他越想,越相信自己老太爺當年是上了別人的當。想到這裡,他忽然又想到,他這次不會是上了林太平的當吧?可是他想不出來,自己哪點兒像被林太平設計了。而且那林太平為什麼要設計他啊,她又怎麼知道皇后會把紅珊瑚賞給她啊?
楊世玉是想不明白了。
其實別人也都不明白。尤其是黎念恩,他因為這株珊瑚盆景,被林妞妞“買斷”成“老四”了。如今林妞妞有安東王罩著,他真是有苦都沒地方說去。
林妞妞這般欺負黎念恩,連胡圖都看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