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坐牛車抑或步行呢!
現在,容詩棉遇上第一道關口——坐火車上渡輪;就是交通落後的真實寫照。
因為那時候的首都在南京,南京簡稱寧,從上海到南京的鐵路叫“滬寧鐵路”,但火車從上海到達南京後要過長江,由於長江上沒有鐵路大橋就得靠渡輪擺渡。
容詩棉乘坐的火車開到渡輪上後被擺渡到長江北岸的浦口,浦口是津浦線最南端的第一站;也是南京的一個區,但被長江隔在北岸。
火車駛出渡輪後到了浦口車站,上了幾十個旅客,便像老牛車一樣向北而去。
車廂裡空落落的,容詩棉乘坐的8號車廂稀稀拉拉只有十幾個旅客。
來了一個身著鐵路制服的乘警,不是來查票,而是坐在容詩棉不遠的地方和旅客拉閒話。
乘警30多歲很是健談,談話時面帶笑容,十幾個旅客便就感到親切。
容詩棉也感到這個乘警很平民,便就挪動了幾個座位距離乘警近了一些,想聽他說些什麼話。
乘警把眼睛在車廂中掃視一番嘿嘿笑道:“只有13個人,全列車開通了十節車廂最多也就一百來號人;鑰匙算經濟賬,那鐵路局準是虧大啦!”
乘警說著又把眼睛四處看看說:“也難怪,誰讓***日本人打過呢!”
乘警這麼罵了一句,便就站起身子說:“老少爺兒們,鄙人叫於得水是天津人,此前一直在津浦線上跑車;可這趟車開到濟南就不走了,老少爺兒要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行程!”
於得水乘警這麼說著,便就振振有詞道:“大家能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裡坐我們的火車,於得水在這裡感謝諸位;可是實在對不起,列車不能把老少爺兒送到目的地!”
於得水說著清清嗓音道:“人荒馬亂的日子裡能開動火車,鐵路局做出最大犧牲!比如說隨時隨地都要躲避鬼子的飛機轟炸;當然北平和天津淪陷大家已經知道,這是走到濟南不能再向前的主要原因!”
於得水乘警還在絮絮叨叨說著,容詩棉心中便就犯了嘀咕:火車只開到濟南,哪怎麼辦?如何去保定!
容詩棉原來打算乘火車到天津,再坐汽車到保定;到了保定先住在三皇廟街128號大院,等候關錦璘來接。
三皇廟街128號大院那套房子是關錦璘和容詩棉二人試驗成功高產棉花後,保定市政府獎勵他們的。
當時關錦璘便對保定市長講,說他和容詩棉還沒結婚,房子用不上;要市長把房子收回去。
保定市長見關錦璘這麼來講,便就尷尬地笑了,道:“關主任,卑職知道您是中央政府的長官,和未婚妻容女士來保定後日夜辛勞試驗成功高產豐產棉花;改變了保定的經濟落後面貌;民眾不知如何感激你們夫婦才好!”
市長說著,提高嗓音振振有詞道:“三皇廟街128號大院這套房子,是保定民眾感謝關主任夫婦的一點心意;關主任倘若看得起我們,那就把鑰匙接了;倘若瞧不起不要也行!”
市長說著,便就把門上的一串子鑰匙舉到關錦璘面前看他接不接。
話說到這份上,關錦璘不接鑰匙便就不近人情。
當時容詩棉和關錦璘在一起,關錦璘問容詩棉怎麼辦?
容詩棉笑道:“先接上,反正產權不是我們的,日後歸還給政府是了!”
關錦璘同意容詩棉的見解,便就接了鑰匙遞給容詩棉。
容詩棉拿到鑰匙後,還真在三皇廟街128號大院住過一段時間,那是因為關錦璘主要負責田間地頭實驗,容詩棉要整理相關資料;十家樓是鄉村沒有電燈,而三皇廟街128號大院通了電,容詩棉便在那裡整理了一段時間的資料。
而這一次要回保定,容詩棉讓父親給關錦璘發電報時寫清楚,她在三皇廟街128號大院等候。
可是火車開到濟南不走了,怎麼能到保定,容詩棉便問於得水乘警道:“於乘警,火車到濟南不走,那濟南到保定還有多少路程,有沒有公共汽車通行?”
於乘警聽容詩棉詢問濟南到保定有多少路程,嘿嘿笑著用手搔著脖頸道:“濟南到保定多少路程在下還真不太清楚喲!”
話音一落,便見一個黑大漢站起身子說:“濟南到保定800裡地,公共汽車時開時不開很不正常!”
黑大漢這麼說著,便就看向容詩棉道:“大妹子要上保定?”
容詩棉看了黑大漢一眼,見他不是那種兇巴巴的人,面容還算憨厚,便就點點頭道:“是呀,我要去保定,可是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