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3/4 頁)
棉,情不自禁地小聲喝喊起來:“棉棉,你在哪兒……”
正文 第215章 危情上海灘(2)
容天尊在心中呼喊著“棉棉你在哪兒”,思緒便就回到和女兒在上海火車站分離時的場景裡去了。
火車的長笛刺破暗夜的寂靜,緩緩駛出上海車站;依窗而坐的容詩棉把腦袋伸出窗外向站在月臺上的父親揮手告別。
容天尊追著火車向女兒招手,每一個步履中都包含著父親對女兒的疼愛。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是唐朝詩人李商隱寫的一首詩,用在和女兒送別時的火車站上,實在是太恰當了。
容天尊在心中想著,追趕火車的腳步便就飛快起來。
這趟火車是開向南京的,到了南京還得換成渡輪透過長江;到了長江北岸才能延津浦線繼續向北。
一條長江,將泱泱中華從中間分割開來,而乘坐了上千年的船隻已經遠遠落後於火車與汽車。
容天尊曾經在長江沿岸考察過,打算用自己的資本修建一座南京長江大橋;可是現在只能畫餅充飢了;因為抗日抗戰爭全面爆發。
抗日戰爭的爆發,意味著中國工農業生產的停滯不前。
日本這個鼻屎小國,從1894年甲午戰爭後就有併吞真個中國的圖謀;但當時的滿清政府搖搖欲墜,重振中華的同盟會如雨後春筍茁壯成長;天皇幕僚挖空心思地支援同盟會,讓中國人自己打自己;當同盟會推翻滿清政權後,日本打算扶持一個完全由日本人掌控的傀儡政權;達到魚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效果。
因此,在同盟會向清朝政府發起進攻時,日本全力支援孫中山。
然而中山先生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和他的同盟會推翻滿清後,不可能跟著小日本的指揮棒轉;日本政府的奴役政策落空。
氣急敗壞的小日本見一計不成再行二計,挑動中**閥之間的內戰;中國人內戰打得不可開交,日本人趁機佔領青島、濟南。
國民政府政府的北伐軍在濟南遭到日本軍隊的阻撓;日本法西斯趁機制造了濟南慘案。
時隔3年,日本又在東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讓傀儡政權滿洲國應用而生。
日本人的咄咄逼近,使容天尊打造南京長江大橋的計劃徹底落空;現在一想到女兒坐上火車後到南京還得坐渡輪才能過長江,心中便就不是一個滋味。
容天尊追去漸行漸遠的火車奔走一氣,看不見容詩棉的身影了,便就坐在鐵路邊一座石墩子上喘氣。
女兒執意要北上,容天尊極力阻攔沒有攔得住;有幾次容天尊甚至給女兒發了火。
但容詩棉一根筋的性格,就是九頭牛也拽不回來;容天尊屈服了。
“棉棉的性格和姐姐容詩瑾,弟弟容詩驫、容詩垚、容詩贔實在太相像了!不是嗎,他爹容天尊就是一根筋,5個孩子還能不是!”夫人容鞠氏這麼講。
夫人容鞠氏的說辭真是太精闢,一句話對容氏父女、父子的性格做了高度概括。
六十多歲的容天尊畢生投身於民族工業建設中,現在說起話來依舊是鏗鏘有力;容詩棉乘坐的火車剛一啟動,他便向女兒揮手叮咐:“棉兒,一路可要小心,聽說北平和天津已經被日本人佔領;錦璘蹲點的十家樓屬於寶鼎地區離北京、天津不遠,有沒有日本人還不知道;你一個人獨往,爸爸實在擔心呀!”
容天尊這麼說著時聲音已經哽噎,可他立即打住了對女兒道:“棉棉,到了十家樓後,儘快給爸爸回信報個平安!”
容詩棉當時是流淚了,容天尊看見她將腦袋緊貼在車窗的玻璃上用手拭淚,但女兒還是非常堅強地對容天尊說:“爸爸放心,詩棉英倫半島也敢闖,小小十家樓算什麼?更可況這是我們的國土,有那麼多的同胞兄弟在身後!爸爸不要為女兒操心,保證身體才是大事;詩棉一到寶鼎,就給您老人家回信!”
火車加快了速度,女兒的身影越來越模糊;容天尊容見女兒的身影消失在暗夜中,不知怎麼就熱淚盈眶。
這是年老的表現嗎?容天尊一邊留著淚水一邊質問自己:容天尊年輕時候可不是這個樣子啊!
容天尊從小便是一個內心相當強大的和嚴謹的人,但過了6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