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頁)
而且黑水答應暗地裡免去他兩個月的利息,算是代言廣告費。
於是石木群,見人就宣傳黑水的好,弄的認識他的人都有點受不了,頗有後世保險推銷員的味道,只要和他聊天,保準沒幾句就能聊到黑水投資去。
儘管有石木群代言,和特意認為的宣傳,但黑水在廣州城的生意並沒有什麼起色,商人是怕惹上麻煩,窮人則是在想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還能有免費的錢送給你不成,這裡面肯定是藏著貓膩。
總之不管黑水的說的在誘惑在動人就是沒人去廣州城黑水的投資公司辦理。
負責黑水財務的是一名一名澳洲的大明書生,原本是就職於曼城銀行,打算在過一年派往其他城鎮分行任職。
不過還沒等他派出去,唐偉等人就出高價將他挖了過來,管理黑水投資在大明的業務。
接連的廣告宣傳沒有一點效果,毛建文也頗為感到懊惱,雖然自己有保底工資,但兩位老闆可是說了,如果業務好,自己是能按照比例分成的。
當初就是被這個分成給誘惑所以才辭去公職,哪裡想到現在開闊市場這麼難。
一念及此,毛建文決定改變策略,送錢到手中。既然你們不來借我就送去,總有人借錢吧。
於是,毛建文帶著幾個工作人員出現在了難民堆裡,,天天與那些人聊天,遇到的確是有些本事的人,就遞上一包銀子,告訴他大膽的去做吧。
不過難民的借貸的銀子一般最高額定在五十兩之內,這是按照運送一個移民的價格來定的,唐偉和江俊波當時就已經想好,要是借給難民沒有錢還最後就把這些人運到澳洲去,反正到時政府會給自己錢,自己出去運費最少一個人也能掙三十兩銀子,這買賣絕不會虧本。
難民裡雖然窮的沒有飯吃,但還是很少有人敢借貸,畢竟自己可是沒有一點抵押就是那麼一條命這些澳洲人會這麼好。
雖然有人不敢借,但餓肚子難受,還是讓一部分人接過了黑水的銀子,簽下一份借貸協議,毛建文期初還有些擔心這些人還不上錢被賣到澳洲,,自己心裡有些過意不去,畢竟這些可是同胞,不過轉念一想這些人要是真的去了澳洲也算是謀了一條新的出路,至少能一碗飯吃餓不死。
簽下合約的難民拿著錢買了些吃的,在然後回到了難民當中,當其他人投來羨慕眼光之時,借錢人難民總會享受這種眼神,並且將自己的東西分出一點給那人。
在一個又一個的難民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找到黑水投資,在看完合同後他們大多人並沒有拿著錢去做生意而是都拿來了購買衣物和糧食,很多人甚至已經想好了,大不了就去那澳洲,不就是賣給大戶人家為奴嗎,至少有口飯吃。
不過這種情況卻是大大出乎毛建文的意料之外,他原本是希望有些人能借錢做點小生意,然後把錢還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只借錢不事生產,到讓他心裡有些沒底。
只好發了封電報回去,詢問兩位老闆的意思,萬一這錢往外越借越多,還不上,到時責任可是要知道承擔的。
唐偉收到電報後,讓其大膽的往外借錢,等到了期限就把這些人運往澳洲便是了,只是讓他要盯緊別讓人跑了。
有了老闆的吩咐,毛建文心裡就有底多了,至於那些人想要淘寶,根本不可能,他們的孩子和家人都在黑水的嚴密監視下,只要出現一家人集體行動外出的,黑水的監視人員就會重點關注這家難民,如果真的是逃跑,監控人員會毫不猶豫的將他們抓回來,送到香港先勞教幾個月在賣給政府。
借貸一個月多來,至少還沒有出現逃跑的,可能是難民們知道逃也逃不了索性就待在城裡,每天靠著借貸的錢一家省吃儉用,或是找些零活幹。
一股借貸潮正在廣州城及周邊的縣城悄然展開,而越來越多的難民因為從黑水的借貸中活了下來,並且多年後當他們的後人在追溯自己的祖先來澳洲的經歷時,對於黑水當年的借貸行為給了高度評價,認為沒有他們的借貸,當時會有很多的難民因為饑荒而餓死。
總之毛建文總算是開啟了市場,下一步他的目標便是那些中小商人。
第187章好奇的鄭森
香港租界區的事情雖然在半遮掩半公開下開張了,可是並不代表有心人不會發現,尤其以長期關注澳洲人動向的鄭家最為感到震驚。
當時聽到澳洲人在香港修建營寨駐軍的第一反應是,東海的勢力再也不可能是自己一家獨大了。
此時澳洲人雖然沒有將那艘鉅艦駐紮在香港,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