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3/4 頁)
的去表示對他們的不屑,也需要尊重。
從大的方略上來說,東林還是值得團結的物件,這是趙世傑與胡西靜等人私底下交流時說的,東林人大多是以東南沿海一帶的大商人代表,這些人現在很多在海外省,你想要他們出錢,你去說東林,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給自己不快嗎。
陶文靜在趙世傑把話一說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畢竟這不是什麼難明白的事情,宣傳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錢,軍費必須有著落。
宣傳的出發點是為了錢,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扎世界的提議也算是正確的,陶文靜沒有反對,表示了同意。
“從宣傳的效果來說,其實還是不錯的,近兩天內有不少小夥跑來問想要不要招兵,還有人問要不要捐錢,我看在本土可以搞一搞你們覺得呢。”
黃福最後做出了總結,問所有人的意見,畢竟讓老百姓捐錢,其實這不是大家最初想要的。
在本土宣傳的目的主要是讓百姓知道為什麼出兵,畢竟他們手裡的錢不多,也解決不了什麼根本性的問題,所以大家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現在也同樣沒有考慮。
但是黃福既然提出了,也沒有必要反對,可是做一做,畢竟也是一個好的出發點,募集的錢財雖然不多,但有一點是一點,至少也能代表這些國民對曾經的母國一點心意。
會議最後確定了宣傳的後續跟進,以及募捐所注意的事項。
(未完待續。)
第623章給力的老鄭家
福州淪陷,以及武夷山一代的主要產茶區落入到豪格手中後,鄭家的主要盈利性產業也隨之縮水,這種縮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形成,從今年初滿清南下之後,鄭家的生意就逐漸不好做了起來。
因為對著南京朝廷的瓦解,原來的地盤陷入到滿清手中後,很多的生意上往來的商人不是逃走了,要不就是死在了滿清鐵蹄之下,這種境況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便是,一些原本銷往福建的貨物,在經福建轉賣到日本,這些東西全都成為了泡影。
即使偶爾有商人運送過來,也因為戰爭的關係價格偏高,根本掙不到錢而最終放棄。
鄭家主要的收入依靠的是壟斷日本的外貿,所以做的是獨家買賣,而沒了東西那麼對於他們來說這錢也就掙不了。
鄭芝龍之所以答應轉移其中主要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面,畢竟不轉移的話,要不就是投靠滿清,做他的東南王掌控福建,不過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滿清應該不會這麼做,而且也不會同意,畢竟鄭家這樣的大軍閥存在是對朝廷的威脅。
而且還讓其駐防福建那就更不可能了,所以最多也就是給其一個封號,或者說是其他的東西。
看通了這一點的鄭芝龍果斷的選擇了投靠澳洲人,前往安南發展,為此還將唐王一家老小送到了香港,以免帶著這個傢伙影響到自己的發展。
要知道鄭彩可是在安南發展的非常好,而且從種種跡象來看。鄭彩已經成為了安南實力最強的軍事力量存在,澳洲人為了支援他的發展也是下了血本,從本土調集教官前來培養。
能夠做到這樣盡心盡力這說明鄭彩在澳洲人心中地位很高。不過這不要緊,鄭芝龍知道自己的實力,自己還有一個兒子與澳洲人關係較好,澳洲在怎樣也不會輕易的對自己做出什麼來。
鄭芝龍知道澳洲人不會對自己做什麼,但是支援自己就未必會有那麼盡心了,所以他將一部分調派到安南,另外一部分則是在福建緩慢撤退。一邊與豪格糾纏一邊收集物資調往安南。
福州丟了對於他來說並不算什麼,眼下泉州和金門等地才是他的重要地盤所在,這兩地集中了他一半的人馬和船舶物資都在這裡。雖然在安南已經有了一塊地盤,但是很多東西卻是還沒有運送過去。
一來是時間上不足,二是那裡還沒有站穩腳跟,為了保證這幾處地方的不被豪格佔領。鄭家軍隊有意收縮戰線。在靠近內陸的地盤幾乎都是以邊打邊撤退的姿態應付。
這也是導致,豪格為什麼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拿下大半個福建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還是鄭家自己放棄,如果鄭家真的要死守,恐怕豪格沒有半年時間根本打不下來。
鄭芝龍一生豪強,到老了這樣被人追著打還屬於頭一次,所以他早就準備要給豪格來一次難忘的教訓,讓他知道鄭家軍也不是那麼好惹的。畢竟鄭家軍有十萬之眾。
此時泉州就集中了五萬多人,這些人都是從各地撤退下來的。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損失,為的就是在最後一戰上給豪格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