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3/4 頁)
放緩了行軍的速度,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體現出難度,有了難度才可以吹噓。
所以豪格其實並不笨,知道如何讓自己的軍功變得更大,現在他收到了阿濟格被兩廣新軍打敗的訊息之後他就更加開心了,因為一旦阿濟格沒能攻打下兩廣,那就意味著他還有機會分上一杯羹。
只要時間上來的急就一定能,但是現在看來,這個時間是絕對的能夠來的急的。
因為阿濟格遇到了強大的對手,這個對手就是鄭森,從表面上看,鄭森是一個初出茅廬小子,並沒多少經驗,但是這個人的背景卻是非常複雜,既是福建鄭家的繼承人,又有留學澳洲軍校的背景。
澳洲軍校培養出來的人才,雖說沒有交過手,但是能和阿濟格打成平手,這也充分的說明一點,軍校是沒有白上的。
至少在軍校他還是學習到了一些理論知識的,在加上是澳洲人的門生,他可以依託澳洲人的關係獲得更多的資源,這是兩廣其他將領所不具備優勢。
鄭森擁有的優勢就是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進行整合,將鄭家的勢力以及澳洲人的勢力進行整合到一起,讓他們可以為自己所用。
所以說眼下阿濟格是遇到了對手,這個對手還非常的強大,人家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想要戰勝他明顯需要付出的代價卻是非常大。
如果阿濟格沒能戰勝鄭森,對於自己來說也許是一次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其實並不是非常明顯,因為鄭森手中的武器和人才是豪格所沒有的。
阿濟格的武器裝備在整個滿清來說都是最為精銳的存在,要不是遇到澳洲人,兩白旗幾乎可以說就是無敵的存在。
想通了這裡面的關鍵性問題之後,豪格突然覺得自己來了浙江簡直就是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不說,而且還避免了自己的部隊損失,突然的發現讓他感覺到自己居然走了****運。
不過要想繼續維持這樣的局面下去。他還必須打慢一點,否則一旦將浙江那麼快的攻打下來多爾袞順勢推舟,為了保證自己的精銳不受到損害,把自己推上去,那麼自己的人豈不是要被全部消滅了。
圍而不打的豪格,讓魯王更加放心不下,既害怕哪天夜裡自己就成為了俘虜,又擔憂自己抵抗不住敵人的進攻,總之就是各種複雜的心情在裡面。根本沒有心思在做其他的事情。
這樣下去他遲早得憂鬱症,不過豪格似乎就真的不打了,每天只是例行公事進攻一下,隨後大軍撤出。讓人繼續安營紮寨。
打與不打已經在魯王的心裡形成了一道障礙,他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所以非常焦慮。
但是與他明顯不同的,豪格卻是非常開心。為自己能來到浙江捏魯王這個小柿子開心,只要這一戰打完,自己的地位必然又會再次提高一個檔次不說還能回朝。
與多爾袞一較高下是他一直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回朝成為了一直在他心裡不可磨滅信念。
只要回到朝中,他將獲得更大的實權,與多爾袞比肩是遲早的事情,近來聽說多爾袞想要實行擴編計劃,將一部分綠營戰鬥力強悍的編入到八旗兵裡成為旗人。
這個計劃被很大一部分所反對,因為大部分綠營擁有戰鬥力的就那麼幾個,多爾袞想要收編的明顯關寧軍,他正在計劃著怎麼調兵巴蜀督戰好將吳三桂的手下兵力吞併。
豪格只想到一點,就是不能讓對方這個計劃實現,所以豪格不能過快結束戰爭,一但戰爭結束了對他來說將是一種新的開始。
擴軍對豪格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好處,他即不能獲得更大的好處又不能增加自己軍隊實力,這種事情不反對還支援,那不是傻逼嗎。
為了反對多爾袞的擴軍計劃,他還特意上了奏摺,表示自己的意見,血統論再次被他提了出來。
有了豪格目前這位新近崛起的軍方大佬支援,朝中那些老貴族的底氣也更加足了。
雙方就這個事情開始不停的辯論,各自說自己的理由,豪格就是圍而不打。
這麼做的目的其實還有一個,就是讓多爾袞妥協,因為多爾袞想要進軍巴蜀,吞併部分關寧軍那麼就必須讓他也參與進來。
豪格想到了關寧軍的戰鬥力,所以他也準備參與進來,如果能將一半的關寧軍劃分給他,他覺得這個事情還是可以做的。
至於現在的反對只不過是為了獲得利益的一些姿態罷了,真正有利益時候他還是會支援的。
吳三桂這個人野心太大,而且不能一直留著,留著對大清來說絕對是一個危害,不把他消滅掉,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