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哥來了嗎?”
周清泉絕對是個逗比,十幾年後他腦袋越不好使,以至於連人都認不清。大家誤以為他是被日軍打傷了腦袋,其實他從一開始就有腦殘的傾向。
就憑那句“佛山現在物價貴了,那就是說呢,佛山經濟好了,個個都有錢花”,活該他生意賠死啊。這得是多麼的腦殘,才能建立這樣的邏輯?
黃知道以後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的慘劇,所以對他很不待見。
實際上,1935年由於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進行“幣制改革”,人民開展抵制洋貨提倡國貨的活動,使中國工業各行業普遍出現較好的展局面。物價基本平穩,工業品價格略有上升,也刺激了國內民族工業的展。
周清泉邏輯有問題,但話裡的情況卻是事實。
武痴林告訴葉問,周清泉在樓上等他。
葉問上樓談事,黃問武痴林:“我聽你弟弟說,葉師傅是個高手,你怎麼不拜他為師呢?”
黃很想武痴林拜葉問為師,只要開了這個頭,他去拜葉問為師才有可能。
不過他也知道這不太可能,葉問是一個“尊重老婆的男人”,張永成厭煩他練武比武,葉問如果收人做弟子,那完全是自找麻煩。張永成的白眼就夠他受的。
“咳,我跟問哥說過好幾次,他都不答應,你不知道啊,他家……算了不說了reads;。”
黃一聽就知道,在戰爭前拜葉問為師,基本不可能,他最多憑藉武痴林的關係讓葉問指導兩下。看來要等到日本佔領了佛山,葉問在紡織廠教大家練拳時,黃才有機會學拳。
“對了,你弟弟這樣談論他們的比武,廖師傅知道了要來找他麻煩,你是不是讓你弟弟避一避?”
“壞了,他這樣亂講,一定會得罪廖師傅,我去制止他。黃兄弟,你把新出爐的點心給問哥送過去。”
電影裡,沙膽源因為廖師傅找上門來,各不相讓,在酒店裡大鬧,後來和大哥爭執,負氣離家出走。黃受到武痴林的招待,於是把這事提醒武痴林,希望不要鬧得那麼僵。
武痴林走過去制止弟弟,沙膽源根本不聽。兩個人在人群裡吵起架來,黃嘆了口氣,這真是“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他已經仁至義盡了。
黃端著點心走進葉問和周清泉的房間,他一露頭,葉問就認出他來:“黃兄弟,你在這裡做事?”
“是啊,問哥,你嚐嚐,新出爐的。”黃把點心一盤盤擺在桌上,同時說道,“我從家裡到佛山學武,沒有落腳的地方,武痴林好心收下我,我就在這裡給他幫忙。”
葉問看到黃,又想起武痴林說過的話。不久在周清泉請他投資時,葉問說:“可是我聽說,日本可能要大舉入侵中國,你現在投資辦廠,恐怕到時候要血本無歸。”
“哦,這是誰說的?”
黃回到櫃檯,看見廖師傅怒氣衝衝地走進來,要找沙膽源算賬。武痴林和沙膽源就在人群裡爭執,十分顯眼,廖師傅走過去一把抓住沙膽源的衣領,怒喝道:“你就是沙膽源?你胡說八道,毀我聲譽!說我被葉問打敗,我以後怎麼在武館街立足?”
廖師傅這人也是個逗比,跟葉問比武前自以為是,結果被葉問打成狗,現在還敢大聲扯淡。其實葉問這麼強,被打敗了也沒什麼稀奇,都是廖師傅虛榮心太強。
沙膽源要跑去找葉問對質,武痴林想攔著廖師傅,黃趕緊對他說:“還不去攔住你弟弟,不要打擾問哥談事。”他跟著走上來,一手搭向廖師傅的肩膀,笑道:“廖師傅你消消氣,有話好好說。”
武痴林被他提醒,衝上去拽沙膽源,兩個人追逐著跑上二樓。
廖師傅想甩開黃,他手臂往外一推,黃眼疾手快,一手握住他的手腕,嘴裡還笑道:“廖師傅,坐下慢慢談。”他用搭在廖師傅肩膀上的手慢慢力,準備試試廖師傅的力氣。
廖師傅眉頭緊皺,怒喝:“你是什麼人,別擋路!”然後他現黃用力,“嗯”了一聲,知道黃想搭手切磋。他也渾身力,想要頂開黃。
黃有念力護體,根本不怕對打。他的弱點是沒有技巧,兩個人現在開始糾纏在一起比較力氣,正是拼身體素質的時候。黃力量有18點,透過鍛鍊,比上次世界結束時還增加一點。
《葉問》中的功夫非常寫實,武術師傅雖然身體素質強悍,也還處於正常人類的範圍。
他們在舉重、長跑這些專案還沒沒達到冠軍水平,只是透過技巧,可以爆強大的打擊力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