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部分(第1/4 頁)
輸家就是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和烏拉圭,他們作為一個國家已經消失了,至於以後會不會復興不好說,至少現在是已經不存在了。巴西和阿根廷雖然最後瓜分了烏拉圭,但是損失大得令人觸目驚心,起碼十年內恢復不了元氣。
這場大混戰帶來的經濟損失難以統計,但最直觀的就是人口大減。各國現在的人口情況如下,在“美洲盃聯賽”開始之前,巴西的人口是巴西2800萬,現在是2300萬;阿根廷戰前人口阿根廷1100萬,現在是900萬。烏拉圭戰前人口158萬,打到最後只有5萬人了,現在被巴西和阿根廷瓜分,人口已經算進了ab兩國。
哥倫比亞戰前人口是724萬,委內瑞拉320萬,厄瓜多190萬,這三國加起來1234萬,而現在哥倫比亞兼併了委內瑞和厄瓜多,人口多少呢?只有980萬了。
而另一堆廝殺的國家,戰前人口分別是:秘魯530萬,智利450萬,玻利維亞有230萬,巴拉圭85萬,四國人口合計1295萬。現在智利吞併了秘魯,和巴拉圭瓜分了玻利維亞後,智利人口為780萬,巴拉圭140萬兩國人口加起來920萬。
以上諸國的總人口從6600萬下降到現在的不到5100萬,減少了23%,死亡人數1500萬,重傷和致殘的約400萬人。雖然死傷的人總數不多,但是比例卻遠遠超過了一戰。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大比例的傷亡資料,主要原因有三個。
其一是交戰雙方全無節操。打紅眼了就亂來,完全木有節操。一戰的時候,大流氓們雖然也打得很激烈,什麼毒氣、戰略轟炸都在玩,但多少還是要點兒臉,至少沒有直接針對平民的攻擊。而這些南美國家打起來,就根本不講這些規矩了,他們的飛機大炮專門炸對方的居民區,毒氣彈更是用得毫無忌憚,甚至還專門派出別動隊去燒燬對方即將收割的麥田,焚燒對方的物資倉庫、城鎮什麼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此引發的饑荒和瘟疫,巴西和哥倫比亞都在在去年發生了大饑荒,而智利和阿根廷就爆發了嚴重的鼠疫,死亡人數都超過十萬。
第三個原因,就是移民了。南美的一些人為了躲避戰亂,就移民了。其中以巴西和委內瑞拉為最,原本美國就從巴西移民了300萬黑人到非洲去,當戰爭爆發後,大量難民湧入接壤的蓋亞那州。美國又不是雷鋒,當然不肯白養這些難民,於是讓這些難民在槍口和炮口下做一個單項選擇題。a:哪兒來的回哪兒去。b:移民到天堂去。c:移民到非洲去。
這沒什麼好說,大多數人都選了“c:移民到非洲去。”。還有少數故土難離的人選了“a:哪兒來的回哪兒去。”至於選b的?首先問問,他今天吃錯藥了還是喝高了?他腦殼沒被門板夾過或者進水吧?這種奇葩可能會有,但絕對不會多。
………………………………………………………………
此時在漢京城北二環路上的一家叫“紫霄樓”的高檔茶館裡,漢京最有名的五大“新聞評論師”之一的“李快嘴”李侃正在給茶客們大講南美全面戰爭。這“新聞評論師”是科社黨崛起之後,才出現的新鮮事物。
在建國前後那幾年,因為國內識字率不高,文德嗣為了開啟明智,讓民間開眼看世界,也為了牢牢的佔據宣傳陣地。就把說書先生們組織起來,經過統一培訓後,再讓他們去給大家講解新聞時政、中外歷史、現代軍事戰爭以及各種科學知識和日常生活常識,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意識形態灌輸,。
一試之下?發現這種寓教於樂的效果好棒好棒的,無論政府還是百姓大家都說好。特別是在民間,那更是廣受歡迎,尤其是幾個在廣播電臺開講的名嘴,那都是粉絲上千萬的大腕巨星。即使是後來電視廣播什麼都已經普及了,在強制掃盲制度下,中國的文盲率也低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但是這種魔改版說書先生的受追捧程度不但沒有下降,反而越發的高了。相應的,茶館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現在的茶館已經變成了一種俱樂部性質的東西。
這很正常,自己窩在家裡一個聽新聞或看新聞,肯定不如現場聽人講解,再和一群熟人在茶館吹牛打屁來得爽。再說正規的新聞節目都很簡要,往往幾句話就說完了,聽起來不過癮啊。於是這種現代化魔改版的說書先生就成為了一陣正式職業,在1918年式,被正式命名為“新聞評論師”,還設定了職業資格證,以及職稱晉級制度等等。
這位“李快嘴”也是擁有無數粉絲的高階評論師,漢京五大名嘴之一。身價